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时节思亲人

(2020-03-31 09:14:51)
分类: 散文随笔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逢此时,都要去先人的坟前,添一抔新土,敬一盘果品,插一枝嫩绿,叩头行礼祭拜,告知他们家里的悲喜,唠叨自己的心事,感慨时光荏苒。

  一转眼,父亲离开我们已有十年,母亲离开我们也五年有余了。即便是天人永隔,但这份思念却不曾淡忘,尤其在清明时节会愈加强烈。那些遥远的往事,又不禁涌上心头。

  母亲是个善良要强的人,虽没有读过书,但并不迂腐,父亲在外工作,家里家外都是她在打点,日子虽然过得拮据,但母亲宁可自己节俭也不愿亏待我们。村里的左邻右舍需要帮忙,她总是倾尽所能。在艰难的岁月里,有父母的佑护,我们的童年是快乐的、富足的。

  父亲是一个善良勤奋的人,早年兢兢业业,教书育人,从没有打骂过我们。退休之后,又参加函授自学中医针灸,在家义务为乡亲们服务,光笔记就记了五六本,眼睛看不清后,拿着放大镜,每天坚持读书看报。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清明节姑姑们要来给爷爷奶奶上坟,还会带着表姐表哥来。父亲有一个哥哥、三个姐姐和一个妹妹。父亲的哥哥没有子女,待客的事都是由母亲一手操办。母亲常说:“你姑姑来了,这里就是她们的家,虽然你爷爷奶奶走得早,但还是娘家,不能让她们觉得自己成了外人。”

  “斯人已逝,请念其好。尚在之人,请与其好。”经历过生死离别的人,更懂得爱和珍惜。母亲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十几岁时养母也去世了,解放后一直跟着自己的姐姐生活,她深知无父无母的孤苦,所以,即便是爷爷奶奶不在了,她也要让姑姑们觉得自己的来处还在,亲情还在。

  姑姑们要来上坟时,父亲总要一大早起来打扫庭院,再去买几斤肉。母亲也会早早地买回新鲜的韭菜,中午炖一大锅肉菜。上午,姑姑们上完坟,吃过午饭,大人们开始择韭菜,包饺子拉家常。除了小姑姑之外,其他三个姑姑日子都过得捉襟见肘,临走的时候,父亲都会每人给她们六块钱,那时候,父亲一个月的工资才二十九块钱。

  又是一年清明节。这绵绵的思念,是为了追思已故父母的养育之恩,传承家族的美德。失去的不能再来,拥有的要珍惜,让美好的时光长留心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远去的炊烟
后一篇:春天的声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