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地老去;柳笛声声
(2020-03-30 23:15:39)分类: 散文随笔 |
有人说,岁月是把杀猪刀。这话一点不假,不知不觉,自己快进入知天命的年龄。
30 而立,40 而不惑,50 而知天命。想想都可怕,一直是很害怕老的,年近50,白发上头,皱纹上额,感叹在怀,苦涩在心。
如秋天黄叶,秋渐深,绿渐褪。正如白居易《悲歌》里所描述:“白头新洗镜新磨,老逼身来不奈何。耳里频闻故人死,眼前唯觉少年多。”有人说,老,上面是一掬土,下面是一把岁月的匕首,中间是半边的人,还有半边人到哪儿去了?是被上面的土一点一点掩埋了,是被下边的刀一点一点斫削了。
果真是愈看愈惊心。人生如梦,一瞬间,黄口小儿成了龙钟翁妪。“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岁月如飞刀,刀刀催人老,人生在那岁月飞刀的无情斫削里,日渐单薄,日渐寒凉。
近天命,给我留下太多的思索。是平庸安定地过一生,还是如烟火一样灿烂一次?是老老实实把时间耗完,还是给这世界留下一些什么?
很欣赏有才情的女人,尤其是写文章的女人。她们的文字,灵慧而通透,将浅浅的喜与忧,安藏于一纸素笺,漾着禅意,那种美,浸到骨头里,有一种碧玉般的清凉,以优雅的姿势,拨动着心弦。
民国才女张允和,优雅清气。曾在网上看过一桢张允和的照片,那时,他们的父亲为了四姐妹的教育,从合肥搬到上海,又从上海到苏州。四姐妹读诗书,写书法,吟宋词,习昆曲。张允和年近百岁,却仍旧保持少女的状态,这样的女人,再尖锐的时光,都与她无关。在如刀的岁月面前,她变得更加知性与美丽。
看过一本杂志,里面记载了2013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82 岁的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不平凡的一生,而她从事写作已经50 年。
爱丽丝·门罗出生在加拿大一个小镇,从少女时代开始就喜欢文学。由于生活所迫,为了家,为了孩子,她将自己的青春和精力付与无休无止的操劳与琐碎。等她的孩子们都长大了,30 多年的文学梦再次唤醒了她,她以惊人的创作力,每隔4 年就有一部短篇小说出版面世。渐渐地,她开始享有世界级的声誉。她说:“永远到底有多远?我们都不知道,但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要有勇气去做!”她的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给老年朋友们树立了榜样。
这样的老人在我身边处处可见。我身边有好几位退休老干部,他们都笔耕不辍,有的驾驭文字游刃有余,文字经过他们的拣字组句便有了魅力,他们笔下的故事,灵动活泼的情节在文字间舞蹈,让人读来趣味无穷;有的会写诗作词,所作的诗词对仗工整,寓意深远,诵来回味无穷。他们纵使发如雪,眼神却依然清澈如水。
人生蓬勃天命始,我愿以抒写的方式与时间为伴,抒写这疏离花枝与寂寂琉璃时光,抒写时间上结晶的记忆,抒写内心的无限温暖。
柳笛声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