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最好不要选择都市的白天。白天的雨声里糅杂了太多市井之声,让人断了想象,一切似乎都很透明;而雨夜与雨之间是零距离,想象着它从天空悠然而下,牵天,扯地,串着你我他,既联络着尘世里有形和无形的一些东西,也摇曳起心灵深处的一波涟漪……
喜欢听雨,听雨的声音,看雨的身姿,更喜欢在雨夜去遐想雨的样子、雨中万物的样子。
夜阑人静,万籁俱寂,天地之间混沌不分,没有了星星和月亮,只有雨声在黑色里穿梭。今夜,等一切忙好,时间还早,就泡一壶浓茶,坐在工作间,点上一炷沉香,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香气袅袅生起,去品味这奇特的香味,去静听雨声。
我曾经在乡野旧木屋的煤油灯下听一袭春雨敲打瓦面,在荷塘边的草棚里闭目静听雨打荷叶的声音。后来,更多的是在城市的楼宇里、厅堂中听雨打玻璃窗的声音……
这一场春雨来得很及时,我仿佛看见万物在雨水中苏醒。雨声,滴滴答答,淅淅沥沥,噼噼啪啪,幻成一个个动听的音符,从四面八方簇拥而来,听着,烂漫且有诗意,便也如醉如痴。而外面的世界,漠漠的夜色遮蔽了它,透过昏暗的街灯,我看不到雨究竟是矫健有力的身姿还是忸怩柔弱的倩影,只听到雨落在不同地方,发出不同的声响,这声音既婉约绵延,又圆润清脆。这时候,喝上一口浓茶,在茶香里,在雨的音乐中,闭上眼睛,认真地听,心就会澄明,思想自然也就如脱缰的野马一样的自由驰骋。我在想:这雨穿越亘古,一路沧桑而来,不带私心杂念,那么朴实无华;而雨声,忽高忽低,或明或暗,不知道它们从何处而来,又要到哪里去。我仿佛看见了一个空灵的世界,又好像听到了天籁。
听雨,最好不要选择都市的白天。白天的雨声里糅杂了太多市井之声,而且雨的形态裸露无遗,似乎沾染上了世俗凡尘,让人断了想象,一切似乎都很透明。这好比事先将事情的结局告诉你,还有什么悬念可言呢?所以,我更喜欢在这样的雨夜,在这样的环境一个人静静地听雨,此时天地浑然一色,只有雨声增添着黑夜的宁静,一切的一切都能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现在,夜已经很深了,黑色如一张无形的大网罩住了天和地。望向远方的天空,电闪雷鸣,将天撕裂开来,像是一个正在厮杀的战场。听电闪雷鸣的声音,我的整个身心亢奋,好像身临其境,正在参加一场战役;近处,湖岸草丛中此起彼伏的蛙鸣,又像是一场欢愉的盛会;偶尔听到公园树荫的虫鸣,屋檐下小鸟的鸣叫,却又似初恋的情侣在呢喃细语。而夜色中稀疏的车声和夜行人的匆匆脚步声,听起来也像是归家的小夜曲……所有这些声响的汇聚,完美地诠释着迷人的夜晚。
但是,当蛙声稀弱,虫鸣声远去,闪电就强了,雷声也更加猛烈,一切都预示着暴雨的来临。果然,风不失时机地划过来,重重地打在玻璃窗上,有几粒竟然穿过窗格的缝隙打在了我的身上,感到肌肤有一种微微的沁凉。它那轻微的敲打声,也像是某种乐曲的起音。透过窗子,不远的地方,有灯光落在宽阔的湖面。我看见,微弱昏黄的光里,大颗大颗的雨点已经耐不住性子,开始跳舞了。
雨真的来了,很大,像一幅珠帘从对面楼顶斜挂下来,多彩又具有魅力,我什么也不想,将门打开,走上阳台,让雨丝紧紧包裹肌肤。猛然间,清爽如爱般渗入血脉,自然就有清新和怡然的心境超脱而出。听雨声,被雨水淋湿全身,再看不远处的湖面,在我的意识里,它不再是湖面,而是远在故乡的那片山地,接下来,我的眼前变得朦胧了,恍惚一下子回到若干年前。
在那片故土,在那些或高或低的山丘上、灰色的屋瓦上、凌乱的树竹间,细细的土路上,我曾经无数次地冒雨行走,在雨天里劳作,在风雪中跋涉……我又仿佛看见父亲在雨中挥鞭赶牛耕地,母亲在雨中吆喝着鸡鸭回笼。不论是在明月之夜,还是在微雨之夜;也不论在漆黑之夜,还是暴风雨之时,我都能看到父母的身影。如今,父母早已作古,静静地守在那个山冈上,任凭风吹雨打,我有些担心,又有点害怕,我不想他们在那边还要经历曾经的风吹雨打,在那里,是否有他们安宁的家。
而我,青春的韶华已逝,故乡的山水还在,城市的楼宇在长高,公园在美化,树也会更多更绿,而我将慢慢变老。故乡的山峦无语,城市的公园无语,但也湿漉漉了。只有路边整齐的扶桑花,被窗户上跌下的灯光反射,似乎愈发娇艳欲滴、楚楚动人。这让我不由地想到妻子,曾经清秀且有魅力的她,尽管现在容颜已褪,但经历过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她,却依然是我生命中最美的花……
雨夜与雨之间是零距离,想象着它从天空悠然而下,牵天,扯地,串着你我他,既联络着尘世里有形和无形的一些东西,也摇曳起心灵深处的一波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