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品黄鹤楼;那年的自行车

(2019-12-11 09:41:39)
分类: 散文随笔

昔人驾鹤去云游,旧址非斯黄鹤楼。一骑仙风消形影,九重鸣鹤唱晚秋。繁花比比红江畔,芳草离离翠洲头。旧忆依稀浮历历,烟波浩渺忆悠悠。

仰望黄鹤楼,临风举步,拾阶而上,不禁触景生情。

斯楼立于武汉之武昌黄鹄山上,此山因其形似伏蛇,得名蛇山。

黄鹤楼位居江南岳阳楼、滕王阁三大名楼之首,享有“天下绝景”美誉。

一座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的千年古楼,由于岁月的沧桑、国度的兴衰与战乱,自清同治十年被毁。而后,此楼屡毁屡建,直到新中国改革开放才迁址重现于江城。

抚今思昔,原来此楼源于一个古老的“卖酒遇仙”传说。一天,江畔酒肆的辛姓掌柜,见店里走进一位衣衫褴褛的道人,遂以饭菜招待,日复一日,以至年余。原来道人乃一仙人,云游前,为酒肆作画一幅黄鹤为念。此后,酒肆门庭若市,生意兴隆。若干年后,仙人复归,从怀中取出一个笛子,横笛一曲,画中黄鹤闻声而下,仙人乘鹤而去。店主心念道人,于江畔盖得一楼,以为感恩。

在鹤鸟一族,本无黄鹤,恰恰一个江畔酒肆,成全了一个以酒为业的酒保;一个乐善好施的商家,成全了一个知恩图报的仙人;一个仙风道人的绘鹤之作,成就了一个“卖酒遇仙”的传说;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成全了黄鹤名楼,其盛誉可比肩长城、故宫、兵马俑。胜境于斯,自然闻名遐迩;地灵之所,引来一代代文人墨客驻足于此,吟诗作赋,篇篇传世,墨宝流香,让黄鹤楼声名鹊起,中外皆知。因而,黄鹤楼又成就了李白、崔颢,崔、李皆于此处遗踪作赋。

原始的黄鹤楼由于年代久远被毁,已无从考证其当年盛况,眼前新楼则是立于蛇山西坡,主楼前后,有配亭、轩廊、牌坊映衬;方正的五层外形,每层十二、共计六十个翘角,层层凌空而向,宛若鹤翅飞翔;四面来风吹拂着各角风铃,浑圆、深沉作响。

楼内的“白云黄鹤图”述说着那个“卖酒遇仙”的传说;巨幅红木黄鹤雕屏,栩栩如生,古色古香;两幅巨型壁画,再现了孙权筑城建楼,和周瑜设宴、刘备被困楼上索荆州的史实;唐代阎伯理的《黄鹤楼记》,及唐宋元明清及现代黄鹤楼模型于此处锦上添花;“人文荟萃”的三幅长卷绣像画,展示了唐宋著名诗人群貌;陈列于李白“长江万里情”厅匾下方的清代黄鹤楼实景巨幅挂毡,和当代书画名家浏览黄鹤楼的即兴之作,令游人流连忘返。

五楼观景处,龟蛇锁大江。“江天浩瀚”组画记述了远古长江的演替发展,谛听到急流东去的涛声,再现了黄鹤楼产生和兴废的全程,更有:长江源流、上游瀑布、三峡风光、庐山奇景、太湖风光、江流入海的沧海横流……

在这江山入画的“三楚一楼”,“胜像宝塔”西伺伫立;宝鼎威仪,东唤云楼;世纪钟平添一景。深沉、悠长的钟声,仿佛述说着黄鹤楼沧桑的岁月;亦或解读着大武汉今非昔比的惊人变迁;昭示着位于荆楚大地的“天下绝景”的悲伤与惊喜;传送着这方历史文化名城的亘古神韵。

在这暮秋春景之中,掩映着一方碑林胜境。黄鹤楼旁,泉涌池旁,一代代文人墨客遗踪款款,墨宝溢香,印证着这里丰厚的文化底蕴:但见行草遒劲,篆隶纷呈;笔走龙蛇,宛若诸家书圣,惊现挥毫神姿。件件墨韵,千古流芳。

在这方宁静之所,松伴危楼,楼耸入云;祥和盛世,游人安逸;蛇山秋树,芭蕉滴翠;树映云楼,藤萝冶艳;紫藤秋韵,松柳竞春……

品读黄鹤楼,宛若轻呷一樽琼浆玉液,绵甜悠远,韵味深长。

品读黄鹤楼,又似弹奏一曲天籁之音,空灵静谧,余音绕梁。

品读黄鹤楼,更如雅赏一首雄浑歌曲,意蕴铿锵,久久难忘……


那年的自行车
  

  我生活的小镇不大,老罗老伊那时的交通工具是一辆海狮牌自行车,车子买于1983年,比我小一岁,老罗说那是托供销社的关系好不容易才买到的,那时一个月工资是35元,自行车是165元,差不多花了半年的工资。

  老罗在我出生一年后才考上衢州师范,这辆车便扮演了书童的角色,给他挑担,护送他求学。从小镇骑车到衢州,要花去三个半小时的时间,一般是凌晨三点出发,披星戴月,没有路灯的年代,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便是指路人。老罗每次从学校回家,都会给我带麻球,是他在校时省吃俭用用饭票换来的,啃着麻球时的我对老罗最殷勤,每每和我说起那段岁月,老罗眼里总会泛光,我知道,这样殷勤的时刻已经越来越少了。

  后来老罗学成归来,便正式成为一名化学老师,在小镇初中里教学,我和老伊便从车门里村的祖屋搬到学校大院里住,结束了我无拘无束的放养生活,开始束缚自卑的圈养生活。

  大院里的孩子们都比我优秀,在我田野里、小溪里玩耍的时候,他(她)们已经在父母亲的教育下学会了好多,琴棋书画,在这群小伙伴面前,我是个十足的门外汉。

  除了在学习上后知后觉,在娱乐这方面可是我从小擅长的,带着大院里的小伙伴们在操场上骑车、丢沙包、玩沙子、到教室里偷凳子换爆米花、学老罗做化学实验……不知不觉我就成为了大院玩耍界的领袖。

  老罗的自行车对于小个子的我来说很大,只好把脚伸进三脚架里骑,但是只能踩半脚,双手也勉强够上车把,我们家乡话叫做“龙头”,在操场上扭来扭去的一群追风少年,可欢乐了。

  等自认为骑车技术不错了,便带着小伙伴们去镇上老街扫荡,看着我们摇摇晃晃的一群车与人,街上的店家是忐忑不安的,那时没有城管,可以在店门口搭雨棚摆摊,深怕小摊被我们这群“日本鬼子”撞翻。但不懂事的我们却是觉得很神气,毕竟在那个时候有辆自行车的家庭算是条件不错的啦。

  膝盖上的疤痕都是那时骑车摔跤时留下的,大大小小的疤印有十几处,老罗说我就没个女孩子的样,老伊说就没见我读书有这么用功。

  老伊后来在学校里开了小卖部,老罗为了把我的户口转成城镇户口调到乡下初中教书,一辆自行车已经供不应求,后来老伊又托人买了一辆凤凰牌自行车,这辆新自行车就陪着老伊风里来雨里去四处进货。

  再大一点,长高了一些,可以跨到横杠上骑车,可以全脚踏车,速度快了一些,自然也稳重一些,我便开始帮着老伊进货。

  把大竹篮绑在后座去老街上拿酥饼,如此卖力就是为了吃一个店家送我的热腾腾刚出炉的酥饼。

  那时经常会停电,白蜡烛是非常畅销的,课间我会被老伊派去进货,蜡烛店离得很近,老板娘总夸我懂事,大院里的孩子个个都比我聪明优秀,我也从未得到表扬,所以我喜欢来这里,这是我虚荣心唯一可以得到满足的地方。

  读初三那年,我主动提出转学到老罗任职的初中,想要好好学习,要不然连个普通高中都考不上了,小卖部就只剩老伊一个人忙碌。

  从小镇骑车到湖田乡,需要二十几分钟,我坐在老罗身后,每当途径我暗恋男同学的村子时,我总会低着头红着脸,心里期盼着可以遇见他又担心遇见他,情窦初开的小女生,这点小小心思在窄窄的石子路上一起颠簸。

  离开小镇到另一个小镇读书,是老罗老伊捧着一元一角凑足的七千块钱买分才得以就读的重点高中,那里成为我人生的转折点,虽然成绩依旧不好,但我开始懂事,懂得珍惜父母亲的不易以及补救我的笨拙。

  暗恋的男生在隔壁班,我为了想要周末回家时能偶遇他,和老伊说不坐客运车改为骑自行车,老罗担心我的安全不同意,后来我拉上同伴徐女侠做担保,老罗老伊才好不容易答应下来。只可惜,预谋已久的偶遇在整整一个学期里只偶遇过一次,还由于我害羞没打招呼没说上一句话。

  高中毕业到南昌读大学,通讯不发达的年代,暗恋随之夭折,那个男生从来就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傻傻的人曾经喜欢过他,只是这段羞涩与美好驻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偶尔想起还会吹来一丝清香。

  如今我很少骑自行车,上下班通常是开车,毕竟汽车更加方便舒适,穿着裙子高跟鞋骑自行车确实有点不雅观。有时候看见街上骑着摩拜单车的年轻人,看着他(她)们满脸精神的模样,好像看见了刚跨出校园步入职场时斗志昂扬的自己,殊不知时光已经磨平了当初的棱角,徒增了几条皱纹而已。

  玩耍这件事是无师自通的,儿时留下的这些伤疤,亲吻着我回忆的快乐,童年就在这跌跌撞撞中成长。

  那年的自行车,早已成为废铁一堆,被丢弃在老罗老伊逐渐老去、我逐渐成长的路上,但儿时在自行车上的快乐时光未丢,我们的初心未丢,一家人的爱未曾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