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2019-12-01 19:20:23)分类: 诗词天地 |
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
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这是唐代诗人元稹所写的《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描写出立冬时节天寒地冻,农田建设进入高潮的景象。
立冬,乃冬季伊始,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节气。
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人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其实,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按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以下半年候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为冬季,则“立冬为冬日始”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早已进入冬季,首都北京于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而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
立冬是十月的大节,汉魏时期,这天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请死者保护生灵,鼓励民众抵御外敌或饿寇的掠夺与侵袭,在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农民自己亦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于是古有天子迎冬,民间贺冬;至今南方立冬日热补,北方吃饺子意“交子之时”。
但是,我们对于立冬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于冬天开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立,建始也”。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于是乎,作为四立之一的立冬,肩负起了秋收冬种,蔬菜农事,畜牧农事的大任。但同时又因为冬季的肃杀,也常有文人感慨万千“春也万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见其盛而知其阑;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鲜欢。”
但是,对立冬有一种别样情怀的林清玄在《季节十二贴》中写道:“‘冬者,终也。立冬之时向,万物终成,故名立冬。’如果要认识青春,就要先认识青春有终结的时候。为花的开放而欢喜,为花的凋落而感伤,这样,我们永远不能认识流过的时间,是一种自然的呈现。在园子里紫丁香花开的时候,让我们喝春天的乌龙吧!在群花散尽,木棉独自开放的冬日,让我们烘着暖炉,听韦瓦第,喝咖啡吧!冬天是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
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这是唐代诗人元稹所写的《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描写出立冬时节天寒地冻,农田建设进入高潮的景象。
立冬,乃冬季伊始,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节气。
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人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其实,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按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以下半年候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为冬季,则“立冬为冬日始”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早已进入冬季,首都北京于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而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
立冬是十月的大节,汉魏时期,这天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请死者保护生灵,鼓励民众抵御外敌或饿寇的掠夺与侵袭,在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农民自己亦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于是古有天子迎冬,民间贺冬;至今南方立冬日热补,北方吃饺子意“交子之时”。
但是,我们对于立冬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于冬天开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立,建始也”。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于是乎,作为四立之一的立冬,肩负起了秋收冬种,蔬菜农事,畜牧农事的大任。但同时又因为冬季的肃杀,也常有文人感慨万千“春也万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见其盛而知其阑;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鲜欢。”
但是,对立冬有一种别样情怀的林清玄在《季节十二贴》中写道:“‘冬者,终也。立冬之时向,万物终成,故名立冬。’如果要认识青春,就要先认识青春有终结的时候。为花的开放而欢喜,为花的凋落而感伤,这样,我们永远不能认识流过的时间,是一种自然的呈现。在园子里紫丁香花开的时候,让我们喝春天的乌龙吧!在群花散尽,木棉独自开放的冬日,让我们烘着暖炉,听韦瓦第,喝咖啡吧!冬天是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
前一篇:苏轼《赠刘景文》赏析
后一篇:不如静对一院秋;春天,游走在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