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之美;烟花
(2019-10-30 22:09:52)分类: 散文随笔 |
|
|||
中年以前,时光于我是繁花过眼,总有目不暇接的锦灿,心里认定,时间是世界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不管怎样挥霍,却从不生疼惜之心。而中年以后呢,就像大梦初醒,惊起回头,揽镜自照,才发现时光是有痕迹的,不但在脸上,更在眼中和心里,那句曾经很流行的话一下子撞到心头:时光如飞刀,刀刀催人老。人老去,心境自然不比少年时,好年华如昨夜飞雪,虽无声,却覆盖了整个山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写的不仅是一种极致的雪景,更是一种情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万物都“孤帆远影碧空尽”了,天地间惟留下一个已成为“翁”的人,此情此景,斯人斯地,虽不至“独苍然而泣下”,却也只能独坐孤舟,“独钓寒江雪”,望着一片白茫茫大地,在心底里默默感叹“天地之悠悠”。 柳宗元诗中原写的是一种从容和担当,类于姜太公钓鱼,我拿过来瞎解雅意,是对古人的不敬。这也是中年以后的心境,眼见得时光如一匹握不住的锦缎,天天自掌心里滑落,便有如花美眷在别家院,似水流年流尽如花容颜的感叹,所以在古人的诗里也能读出寂寥来。实则,关注季节时令的轮回转换,更多的是在关注岁月留痕,看时光是怎样一点点走失的,而就在这关注中却发现了一种自然之美。 杜甫有诗云:“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前一句有些无奈,是“风刀霜剑严相逼”,是“岁月忽已晚”的失落,而后一句则是“柳岸花明”的峰回路转,原来人生的晦暗也只是暂时的,只要坚持,总会从冬至熬过小寒大寒,然后等来立春。所以人遭遇艰难困苦,不要灰心丧气,以为“前路无知己”,其实,只要走下来,再远的路都在脚下,前路,总会有人识君。 我总觉得“岁月忽已晚”不是哀叹好时光都过去了,而是提醒我们岁晚即是新年的开始。新年伊始,万物重生,一切都来得及,重要的是,行动。不要把一切计划都搁在纸上,心动不如行动,日积跬步,千日千里。春光普照,是花都会开,只要我们在春天播下种子。 烟花 小时过年,最爱观赏烟花,觉得它变幻莫测而又神奇无比。 当烟花“噗”的一声飞蹿上天时,好似种子骤然在黑黑的“土壤”里爆裂了,长出一棵五颜六色的巨树,把墨黑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仰着头,痴痴地看那一团一团不断涌现的色彩,整颗心,熠熠地发着快乐的亮光。 年龄稍长看烟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当烟花快活地、尽情地、任意地在天空里绽放出一朵朵令人目眩神迷的璀璨时,我觉得它像是一个我所憧憬的人生:五彩缤纷、痛快淋漓。虽然短暂如昙花,但是,那瞬息万变的绚丽,却为世人铸下了永恒难忘的记忆。 年龄再长看烟花,却又进入另一个新境界。 花团锦簇的烟花,在空中展示自己美丽的面貌前,是经过一个艰苦的制造过程的。每一道放射出来的光华里,都掺杂着不为人所道的辛酸;每一个设计新颖的图形中,都糅合着不为人所知的劳碌。 懂得这烟花的,从它的灿烂得到大启示:要有个发光发亮的人生,就得倾全力去拼搏,尽全力去奋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原是人世间千古不易的真理呵! 这些年来,夜夜挑灯读书,日日伏案写作,主要的目的就是以文字铸造美丽的烟花,在读者的心幕上尽情地燃放。等他日两鬓似雪时,回首前尘,知道我所绽放的小烟花曾经在人世间闪过亮丽的火花,那么,我对自己,就算是有了个清楚的交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