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826
  • 关注人气:2,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书

(2019-08-13 20:30:40)
分类: 散文随笔


  在我办公桌的抽屉里,存放着十几封二十多年前的家书。那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父母写给我的。这些家书是亲人之间曾经的感情沟通方式,也是一段特殊的历史记忆!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代大诗人杜甫流传至今的诗句,记载了一段特殊岁月中诗人内心的独特感受。“安史之乱”使山河惨遭践踏,百姓流离失所,身陷被叛军占领都城长安的杜甫,眼看国破家亡,自己与家人分别半载有余,期间,家书渺茫,音讯全无,诗人忧伤国事,更眷念家人,他慨叹在这烽烟不断的战乱时期,一封家书胜过“万金”,殷殷情切,真挚感人,他的诗句也因此成为流传至今的绝唱。

  著名作家、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一书中有关于“信客”的记载。说的是在邮电网络尚不健全的南方山区和民间,人们对外的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的人:信客。信客是一种私人职业,不受任何机构管理。那个时候,在地处偏僻的山区和乡下,人们为了生计外出谋生,天长日久,少不了要带几封报平安的家信,顺便给家人捎回些衣物食品等,为的是让千里之外的家人放心,也表达在外谋生者对家中父母妻儿的思念和惦记之情,而家乡所在地方圆几十里又没有邮局,那就用得着信客了。信客要有文化,知道各大码头的情形,还要有一副强健的筋骨。除了传递家书,信客还常常代读、代写家书,他们总能把在外谋生者对家人无穷的思念和较紧迫的事情调理成文,再郑重地装进信封,然后亲自带向远方。那个年代,若没有信客的存在,好多乡下人可能就不会出远门了,在很长一段时期,信客沉重的脚步,是连接乡村与城市的重要纽带。传递两地的家书衍生出了信客这一特殊职业,同时,也成就了一些信客的人生。在某个乡村小镇,几家私塾合并成一所学校,正好缺少一位地理老师,大家自然而然想到了当地一位稍有文化、为人做事老实、且已有二三十年“信使”经历的信客。信客虽识字不算太多,但曾为人代写过无数封家书,实际文化程度在几位教师中显得拔尖,又因几十年游历各处,因此,他眼界比较开阔,对各种新知识都能容纳,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丰富的阅历造就了能体谅人和深谙世故人情的特质。所以,他教授的地理课绘声绘色,效果奇佳,并很快成了这所小学的骨干。不久,他担任了小学校长。在他任职校长期间,这所小学的教学质量,在全县属于上乘,毕业生考上城市中学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清荷更深处
后一篇:漫话立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