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小巷,纵横交错,细细密密,静静地蛰伏在苏州明清风格的古宅之间。苏州的园林让那么多的人流连忘返,然而对于在苏州生活了多年的我来说,印象最深的还是姑苏的小巷。
当你在苏州的小巷里慢慢行走,便会发现小巷浸染着城市沉积悠久的历史文化,它们有着如茉莉花一般清香、雅致的名字,比如百花巷、桃花坞之类。渐渐地便喜欢起在闲暇的日子里,沿着弯弯曲曲的寂静小巷随意游走,尽情游赏这古城小巷中沉寂的娴静与古朴之美。
姑苏的小巷纵横交错,别具一格。有的幽深而绵延,有的依水而环绕,或曲径通幽,或与古桥相衔,直至在曲折蜿蜒中消失在重重叠叠灰色的宅子深处。沿着青石板铺就布满青苔的小巷行走,鼻翼之间时不时可闻到淡雅的茉莉花香,令你精神不由得为之一振,顿觉心旷神怡。白天的小巷有时出奇地宁静,静得可以听到鸟翅掠过的声音,间或也可听到寂静深处传来一两声旧货郎悠长的叫卖声。游人至此,顿觉如在闲庭信步,心境悠然而自得。
每到黄昏时分,小巷便开始热闹起来。自行车铃声、孩子的欢笑声、人们相互招呼的声音、小贩的叫卖声……随处可闻,呈现出一种浓浓的江南小城特有的情调。这时你可以听见足够标准的吴浓软语,也可看得见最平常的居家生活,光是从院子里隐约传出的几声悠扬、婉转、优雅的评弹声,就足以让你深深地陶醉一番。
当夜色阑珊,小巷里便渐渐亮起万家灯火。夜幕下的小巷愈发显得恬静,在城市清晰的脉络里低低流淌出一曲委婉的古典韵律。那黑压压的连绵不断的屋脊,就像古城星空下缓缓流动的河水。
这些小巷,为小城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即使城市的容颜随着岁月的更迭而变换,它们依然保留着属于这个城市的诗意与灵动。
|
一场暴雨过后,小城的天空如湖水般澄澈。打开微信朋友圈,被湛蓝的天空图片吸引。那些被命名为“永城蓝”的天空图片,无论拍摄地点在农村,还是在市区,无不反映出小城当下的空气质量,洋溢出朋友们对小城的热爱与生活在这座小城的幸福感、荣耀感。
我开始掰着指头盼望周末。是啊,虽同在一座城,享受着同一片天空,可是平日里工作的忙碌,下班到家锅碗瓢盆的琐碎,闲暇时只顾低头看手机的生活模式,时常让人连抬头仰望一下天空都成了奢侈。况且,这么些年,这么蓝的天空,还真是少见呢!
天公作美,如我所愿的一个周末!一大早,我和海吃过早饭,从市区沿沱河风景带西行,想要尽情感受“永城蓝”,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天空湛蓝湛蓝的,万物都像用水清洗过一般明澈。几片云彩悠悠地飘着,如白鹤无暇的尾羽,又像仙子舞动的衣袂。若不是初秋的风,微微地吹着,空气里浮动着桂花浓郁的甜香;若不是栾树已经热热闹闹地红起来了,那些绽放在枝头的一串串蒴果,成了这个季节最灵动的诗行;若不是秋虫在草丛里低低地鸣唱,仿佛一曲最动听的交响,我真以为整个小城是被定格在一幅色彩明丽的油画里了!
这样的好天气,是会让人愉悦的。此时,我已忘记年龄,张开双臂尽情舞蹈,让白裙子在蓝蓝的天空下绽放成最美的花朵;海也一改往日的深沉与拘谨,拿出手机不停地为我拍照。我看到,他的眼角眉梢都是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满足。要知道,这些,对于一向挑剔与苛刻的他,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曾经,因为我们居住的小城工业较多,又地处采煤沉陷区,城区景象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天空一年到头灰蒙蒙的,几乎看不到蓝天,空气里也总是夹杂着难闻的气味。那时候,海不喜欢出门,每次出门,他总是牢骚满腹,说,空气质量不好,吸进肺里的都是PM2.5。
那时候,我对美好天气的印象和海一样。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清凌的河水,仿佛只存在于童年的记忆里。
当然,还有我们外出旅行时见到的景象。那些繁华优雅的城市、古老朴实的村庄,那些一碧如洗的天空、花木扶疏的园林,那些整洁明亮的环境、广袤无垠的原野,一度在我们的脑海里,成了最深的向往。
我们的家乡何时能再见到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何时能像那些个城市、乡村一样富庶且美好呢?
记不清从哪一天起,我们的小城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共谋绿色发展,成了永城人民最坚定的信念!
记不清从哪一天起,那些煤矸石场、工业料场、施工工地不再扬尘四起;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小吃摊、大排档得到规范治理;洒水车每天定时进行道路洒水抑尘,水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增大、绿化面积逐渐增多,一幅持续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宏伟蓝图徐徐展开。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