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0,393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天在水井里

(2019-07-10 10:59:05)
分类: 散文随笔

  

  夏天踩着季节的脚步如约而至。蝉鸣、池塘、西瓜……构成了传统意义上的夏天;空调、冷饮、冰淇淋则代表了现代夏天的意象。而在我父母心里,夏天就在家乡小院的那口水井里。

  “甃石新开井,穿林自种茶。”三十多年前,村里家家都有一口水井,辘轳伸着胳膊,横在井口上方,水桶则静静地站在井口旁边。水井旁边,大多种有一株梧桐。梧桐树旁边就是菜畦,碧绿的豆角、火红的辣椒、紫黑的茄子、紫红的梅豆……在井台旁各自热闹着。

  夏天的傍晚,父亲从田里披着一身红霞回家。井台旁已经有一盆新鲜清澈的井水。父亲洗去一身的暑气,随手把水倒进旁边的菜畦里,这时候母亲已经在井台旁边支好了小桌子,摆上了金黄的小米粥,还有薄薄的葱油饼。全家人在井台边的饭桌上,边吃边说说话。说着说着,东边三婶儿、西边二嫂、左邻大伯、对面四奶奶,逐渐端着碗加入进来,一起谈天说地,直到夕阳西下,一轮绛红的月亮从东边升起来,越变越白。

  哥哥从水井里拉出一根长绳,长绳另一端系着一个竹篮,竹篮里躺着一个大西瓜。剖开来,每人一大块,一股甜甜的凉气,带着水井特有的清凉。这时候,三婶儿往往会命令我把她的碗送回家,并神秘地告诉我,她家井台上一盆凉水,里面泡着刚摘的桃子。我乐颠颠地端着三婶儿的碗到了她家,果然,几枚鲜红的大桃子在井台边水盆里,咬一口,冰凉鲜甜。

  除了天然冰箱,水井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探险。有一次,三叔捞了水桶上来之后,神秘地告诉我们,在接近井底三分之一的地方,有一个大洞,他进去走了几米,里面光线极暗,头上身旁,隐隐约约都是形状嶙峋张牙舞爪的树根。这个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各种版本的传说不胫而走。有人说那是三叔家老祖宗留下的藏宝洞;有人说那是为了躲避日本鬼子修建的地道;二奶奶说的最神,说是当年有个土地公公和土地奶奶吵架了,出来自己挖的“行宫”……

  村里一群半大小子被各种版本的说法撩得心里痒痒。于是全村孩子偷偷商议,由胆子最大的峰哥带头,趁他家大人都去田里给玉米施肥,聚在一起。峰哥把绳子捆在自己腰上,强哥和浩哥摇着辘轳,把他放下了井。刚开始,还听见峰哥说话,后来,峰哥的声音越来越小。等强哥和浩哥感觉不对时赶紧拉他上来,出了井口,峰哥浑身瘫软如一根面条。峰哥被送进医院,所幸在医院住了一晚便完好无损地回了家。医生说,这是井底缺氧所致。那场探险以全村孩子挨了大人的一顿揍告终,再也没人提下井的事儿。

  前几天我回村里,遇到峰哥,说起当年惊心动魄的水井探险事件,他笑一笑:“都快忘了。”又说,村里早通了自来水,水井差不多都填了。

  习惯了自来水的人,很难理解一口井的意义。在取水困难的时代,一口水井是在外游子对故乡最难割舍的记忆。背井离乡,离开家乡就是离开了家乡的那口井。一口井,早已融入了人类几千年来的生命基因。不管是水管,还是水井,只要能涌出清澈新鲜的水,就能打捞出一个漂亮的夏天。如同,无论得意还是失意,只要还有欣赏四季的心情,就能滋养好一个轻盈的灵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读书的妙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