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至是个美丽的开端

(2019-06-23 16:03:42)
分类: 散文随笔

 端午一过,夏至接踵而来。

“夏”与“至”,是名词与动词的不谋而合,是年轮的安排,就像庄稼的倒茬和接轫。

作为农历时令的夏至,与自然与土地休戚相关。而人呢,也一直在向自然界看齐。放眼闽东的一些村庄,土地渐次荒芜了,有一大部分被后工业的车间厂房替代了,还有多少人在乎夏至的传统意义?

想到前些年,当我回乡帮族里叔伯夏割时,目睹一些童年伙伴放弃了种田,不干割稻这两腿泥的老活计了。那些伙伴们开着“东风”大卡,穿行在深山尘雾中,往石料厂运送石头。他们戴着大墨镜,大老远地向我鸣喇叭,从飞快的车窗里伸出头朝我笑,你咋还从城里回来收粮呀!?看见伙伴们在揶揄自己,我显出一脸的无助,不由生出感叹:乡村再往下一代走,还有谁看重并深谙人与农事的逻辑?

我对夏至的好感,来源于传统农业的温床,深植于大地的乡土母体。这天要是遇上天下雨,我就会担心老家的油菜是否又要欠收,其它农作物是否要推迟成熟。毕竟,这是一个需要烈日炙烤的时令。我心中盼望着雨水应节制一些,太阳应该灿烂一些。没有了阳光,便没有金色的稻芒,夏至便不像抢收抢种的时节了。

夏至的到临,打开了一部村庄农事史。

遍布南方的水稻,它是一种神奇的农作物,生发出米粒上的人间烟火。我自小就不敢相信,就那吸管般粗细的稻杆上,居然可挂一串串沉甸甸的稻穗。在灼灼阳光下,那水稻们响亮地拔节,在朝阳下站直腰身,绒绒新绿努力地汲取甘露,养分。当清风拂过,抽穗的稻子层层翻滚,是在比赛谁更长得饱满?

夏至谷怀胎,孕育秋收来。从一棵稻,到一串谷,再变成一粒米,这历程很漫长。时间悠悠地转动,暖风亲昵地与水稻的绿叶在低语着。农谚说“夏种不让晌”, 当初夏山谷滚过一阵雷鸣,知时节的好雨就下在田地里,下在农人心田上。雨声成为夏至最雄壮的音乐,盖过嘈杂的人声,刷刷地洗去稻子上的污垢。

我更察觉,在火热的大地上,不仅是婴儿般的禾苗,飞舞的蜂蝶与深深的草叶,也扩张着生命的力量。它们在群体的共存竞争中,纷纷出类拔萃。即使在不起眼的小径,被锄过的田地里,密密的草芽依然探出头来,向夏天张望,渴求生机。蛙们不分时辰地呐喊着,为这大地节气和农事鸣鼓添威。

夏至,在我老家归属于传统节日,和中秋、春节、端午、清明并称“农历五节”。想来乡人时兴过夏至,大约与农时和收成有关。这乡俗显得很古老,古老得无法追溯它的起源。

记忆中的夏至当日,祖父和叔伯们一大早就出工,在为水稻除草和驱虫等农事后,会在水田中插上草人,而后在田头摆上酒食,祭拜司谷之神。祭神之后,长辈一拨人还得赶回家祭祖。祖父会预先摘上一枝新抽出的稻穗,回家后放在祖先牌位面前,以示不忘祖先养育之恩。族人尊崇祖先,是因为他们深知自己只是生命循环,在代代薪火相传。

流连于稻田秀色中,我们小孩们一齐在心中默祷天公作美,祈盼着一年有好收成。我们还怀揣一个顽皮的心愿,那就是等待水稻抽穗扬花后,能在田间的水沟里挖泥鳅、捉鱼虾,尽情地撒欢逐乐。

这一天,家乡的村庄弥漫减浓郁的烟火味。乡俗的活动主题就是吃,所有不必要的繁杂程序被通通省去。长辈们杀鸡宰鹅,女人在灶下点火,男人在灶上忙碌。他们还用糯米面炸元宵、炸糍粑、炸糯米锅巴,炸出各种香甜的面点。家家谈情说户户中,都有一个大脸盆摆放于灶旁,盛放炸好的面点,大脸盆旁边围着一圈吃得满嘴、满手都是油腥的小孩。全村人相互串门,交流品尝各家的面点。最可口的食品,莫过于家中的油炸南瓜花。看父亲往南瓜花上糊一层面粉,而后放进热菜油中炸,炸成金黄色时用笊篱捞起。刚起锅的南瓜花金黄一片,酥脆可口,留存花香,吃完后满齿清芬。

炎炎夏至,也孕育女人稻子般的心事。这天,树上蝉儿鸣得特欢,乡野盛放的茉莉花发出幽香。印象中的乡俗有个传统,夏至当天的女子头上戴着茉莉花,可避邪又可招福。记得祖母在往自己头上戴花时,嘴里还念念有词:头上戴朵花,做个好妈妈。她在给初婚女子戴花时,更是反复这么念叨。懂事的女孩们听了这话,只是开心只是笑,嘴里也学着老人的话:头上戴朵花,做个好妈妈

夏天降临我的山乡老家,看那草木蓊郁、嘉禾葳蕤,有夜半蛙鸣,有蟋蟀歌唱,有金蝉脱壳,有青石流泉,星光荡漾在水塘里,野生半夏长满山坡。

夏至是个美丽的开端,启开了长夏画卷,预示后头好光景。正午时分,我看到阳光不偏不倚地落下,照耀每户炊烟拂动的屋顶。

这天,我听见黄苇雀对于节令的优美歌唱,从一个树干跨越一个树干,从一个村庄飞栖另一个村庄。我看见农人站在青色的稻田上,忠实呵护稻子健康成长。就像学子在经历高考奋战后,为成绩的发榜而心急如焚。就像一位慈母,寄望去往远方工作的孩子:儿啊,出发吧,行得越远越好。而我抒写夏至,是因为家父说这天是吉时良辰,太阳正好行至黄经90度上。

播种与收获,难免令人忐忑。

此时,艳丽的花神已退场,苦耕的人们在翘盼,一切朝着结果的征程进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