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为何成为屈原纪念日
(2019-06-18 22:15:53)
历史地看,端午节的“插艾叶、包粽子、赛龙舟”都是古代很早之前就有的习俗,有的更是远在屈原出生之前。最新一期的《国家人文历史》杂志推出专题封面文章,详细分析端午节发展演变为屈原纪念日的全过程。
事实上,因为屈子的《离骚》,端午节也被许多文化人视为诗人节。《国家人文历史》杂志趁着纪念屈原的时节,完整地解读了楚国、屈原、离骚、端午之间的内在逻辑:“帝高阳之苗裔兮”,分析了屈原所在的楚国,从火神祝融到问鼎中原的辉煌历程;“肇锡余以嘉名”,从屈氏家族的谱系说起,看屈家是如何成为贯穿春秋战国的公族支系的;“抚长剑兮玉珥”,贵为三闾大夫的屈原被放逐,直接催生了不朽的《离骚》;最终“哀故都之日远”,屈原奔赴汨罗江,成大诗人之死。但是,屈原的肉体虽然消亡了,但他创作的楚辞作品“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成为中华文化灯塔;他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也被视为爱国的象征。影响后人至深的屈原,最终借助“端午节”这一古老的节日,活在人们的现实中。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