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馨香
(2019-06-18 21:56:02)
|
|
端午节前夕,家人从老家带回两大包晒干的艾叶,艾叶在房间里弥漫出独特的馨香。在这馨香环绕中,我想起了童年关于艾草的温暖记忆。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屋。”豫西南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宛转悠扬的儿歌,阳光下金光闪闪的麦浪,是故乡的美丽画卷。每年端午节前,割点艾草插到门上,是我们一帮小伙伴的固定任务。割下的艾草扎成一捆,背着回村,欢声笑语中,小伙伴三五成群,挂艾草、吃粽子、系彩绳、戴香包。简单古朴的仪式深深地刻在记忆中,是端午节浓墨重彩的一笔。
“蚊虫忙,艾草香,点上艾草入梦乡……”这是妈妈在哄我们睡觉时随意哼唱的小调。夏天最热的时候,我们会睡在院子里,父亲点上几把艾叶,让我们远离蚊虫叮咬的烦恼。我们望着浩瀚星空,伴着夏虫低鸣,在艾草的馨香中缓缓入梦。
后来读书、工作,艾草在忙碌的生活中渐行渐远。直到儿子出生,艾草的香味又回到我们身边。儿子夏天出生,姥姥用早就准备好的艾叶煎水,每天给他擦洗身体。令人欣喜的是,整个夏天他身上都没有起湿疹和痱子。孩子免疫力低,经常感冒,妈妈拿艾叶装到袋子里,给他缝制了一个精巧可爱的小枕头,他用过之后情况竟大有好转。
思绪流淌中,我陶醉地说:“这香味真醇厚真好闻。”父亲兴奋地说:“你要是回老家感受一下,这香味更浓,大家的院子里、平房顶上晾的都是艾叶。因为艾草的药用价值很高,村里有几户专门种植。乡里支持,还派技术员来指导,大家都反映收益不错,可高兴呢……艾草很宝贵呢,可以入药,还可以加工食用,你们也应该学习它的优点,做有价值的人。”
是呀,这株小草,用它的馨香催生着人文精神的芬芳。《诗经·小雅》中写道:“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据考证,这里的“苹”,就是艾草。在《诗经》里,艾草也是祭祀专用香草,被敬奉在庙堂之上。在诗经里,艾草还是热烈的爱情草。“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种像艾草般单纯的思念,缠绵悱恻、感人至深。后来,屈原被放逐,采艾草编配饰织花环以为衣裳,又增添了它高洁美好的寓意。现在,艾草成了老家亲人们实现勤劳致富、乡村振兴的好伙伴。
“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艾草的馨香里蕴含着爱国忧民的民族精神;在平淡温馨的生活里,艾草的馨香传达着舐犊情深的父母之爱。这淡淡的馨香强大着我的内心,时刻提醒我在国家民族的发展坐标中,外有国富民强盛世之乐,内有家庭平安和睦之福,更应该勇敢奔跑,做一个勤劳的追梦者。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