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在《锦瑟》中写道:“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望帝,是古代蜀国的皇帝,叫杜宇,号望帝。他死后,灵魂化为“子归”,即杜鹃鸟。这里面有凄美的传说故事。
皇帝杜宇与皇后非常恩爱。后来杜宇中坏人之计而被害,凄惨离世。他的灵魂化作了一只杜鹃鸟,每日在皇后的花园中啼鸣哀号。杜鹃鸟落下的泪珠是一滴滴红色的鲜血,染红了皇后园中美丽的花朵。后人给这些染红的花朵起名叫“杜鹃花”。皇后每回听到杜鹃鸟的哀鸣,见到那殷红的鲜血,就知道是丈夫的灵魂所化。皇后异常悲伤,日夜哀号着“子归,子归”,竟也郁郁而逝。皇后的灵魂化为火红的杜鹃花开满山野,与那杜鹃鸟相栖相伴,所以这杜鹃花又叫映山红。鸟与花终身不弃的恋爱,成为世间美丽的传奇。
这就是杜鹃啼血的传奇。
关于杜鹃啼血,关于杜宇,另有一个传奇故事。
古代蜀国和平富庶,人民丰衣足食,无忧无虑。可是,无忧无虑的生活,使人们慢慢变得懒惰起来,醉生梦死,纵情享乐,有时搞得连每年的播种时间都忘了。勤勉的明君杜宇非常着急,为了不误农时,他就四处奔走,催促人们赶快播种。杜宇年复一年地催促,反而使人民养成了习惯,如果杜宇不来催促,他们就不播种了。杜宇终于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但他的灵魂化成一只小鸟,每年春天就四处飞翔,发出声声的啼叫:布谷!布谷!小鸟直叫得嘴里流出鲜血,殷红的鲜血滴落得漫山遍野,化成一朵一朵美丽的杜鹃花。被感动的人民为纪念君王杜宇,把喜欢啼叫的小鸟叫作杜鹃鸟,把那些鲜红的花儿叫作杜鹃花。
这两个传说都够凄美,够伤感。这使得杜鹃成了一种怨艳的花:杜鹃鸟怨;杜鹃花艳。大诗人李白在《宣城见杜鹃花》的诗中写到杜鹃这种断肠的凄美、伤感与怨艳:“蜀国曾闻子归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杜鹃鸟就是民间的布谷鸟,因为布谷鸟鸣叫的时候,正是杜鹃花盛开的时候,人们便善意地把布谷鸟和杜鹃花用传说链接在一起。布谷鸟因为这个美丽的传说而使自己的生命变得文艺起来,杜鹃花因为这个传说也使自己的殷红色彩变得诗意盎然。
其实,杜鹃花的红色是有其生物学逻辑的,其原因是杜鹃花的细胞液里有一种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当花青素显酸性时,杜鹃花便呈红色;当它是碱性时,花便呈蓝色。布谷鸟,也就是杜鹃鸟,更是一种特别好玩的鸟类,它很不好惹。杜鹃鸟在我国大多是夏候鸟,其习性上最大的特点是自己不营巢、不孵卵、不生孩子,而是把自己的蛋卵偷偷地放在其他鸟类的巢中,让别的鸟充当“义亲”来为其孵卵、生孩子。杜鹃鸟甚至“狡猾”到可以在不同地区,根据不同种鸟卵的形状和颜色来改变自己所产卵的形状和颜色,以便让自己的蛋卵搁进别的鸟巢中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为了防止“养父母”看出巢中卵蛋的数目有增加,杜鹃鸟还会移走“养父母”亲生的一两个蛋卵。杜鹃卵的孵化期一般只需要13天,新生雏仔往往要比“养父母”的亲生雏仔出壳早。杜鹃雏仔也不简单,它们不但不体恤养父母的孵育之恩,还恩将仇报,把同巢的其他卵和新生的雏仔推出巢外,自己独占养父母提供的营养品。直到它们长得比抚养它们的养父母还大几倍,羽毛也丰满起来,才不辞而别。养父母还傻乎乎地误将它们认作自己的后代呢,一心一意地抚育它们。真是不知“为谁辛苦为谁忙”!当年杜甫写过这种鸟:“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仍为喂其子,礼若奉至尊。”
动物的达尔文主义让我们既惊讶,又会心一笑。
不过,这种厉害的杜鹃鸟在对付天敌时同样不好惹,它们是捕食害虫的能手,特别是危害松林的那些害虫。有人解剖过一只杜鹃鸟,发现它们的胃里竟有300多条松毛虫。它们是保护松林的卫士。
唐朝诗人白居易曾写诗赞誉杜鹃花的天然美:“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杜鹃,美得不跋扈不张扬,不像牡丹花那样有着杨贵妃般的肥美国色,它像花中的西施那样美得俊逸锦瑟。
杜鹃花在民间还有名字叫
“羊踯躅”“惊羊花”“闹羊花”“羊不食草”等。顾名思义,羊食其叶,踯躅而死,有些杜鹃花树是有毒的,羊食了它们会死亡,人误食了它们也会引起头昏、呕吐。现代植物学研究,杜鹃花起源于距今约6550万年至1亿4550万年的中生代白垩纪时期,而白垩纪的标志之一,就是开花植物的首次出现。由此可见杜鹃花是怎样古老的一种花卉。它不断变迁的名称,山石榴、山鹃、山踯躅……也表明最初它只是一种野花。
我国是最早开始人工栽培杜鹃花来观赏的,映山红在唐代开始在庭院栽培。
伦敦大英博物馆里至今还展有杜鹃花的标本,是一段杜鹃花的树干。那是1919年英国植物学家从中国云南采集的标本。当时,英国人在云南省腾冲县高黎贡山区,发现了当时世界上最高大的“杜鹃树王”,这株树高达25米,直径2.6米,树龄280年。英国人当时采集了花及果实标本,并且用锯从这株杜鹃树上取走了一段树干。
京剧电影《杜鹃山》于1974年由同名舞台剧搬上银幕,它有韵味浓郁的唱腔,朗朗上口的台词。剧中的
“家住安源”、“乱云飞”唱段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全国5A级名胜景区井冈山,其南大门入口处,就是京剧《杜鹃山》剧情的发生地。地理上的杜鹃山已经成为井冈山的一张名片为世人所知。它是井冈绿色明珠,也是井冈山目前惟一一个集自然山水风光、革命历史遗迹、客家民俗风情、历史人物四位一体的生态景区。那里的“十里杜鹃长廊”,杜鹃花开之际,万绿丛中红尽染,每一朵杜鹃花都开成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诗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