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蒲公英

(2019-05-20 14:00:27)
分类: 散文随笔
    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在我们这里,通常把蒲公英称为“婆婆丁”。从前,蒲公英在我们村庄的山岗、田野、水沟边、小路旁随处可见。蒲公英不仅上得了我们的餐桌,也是家禽牲畜必不可少的吃食。
    在北方的乡村有句农谚——“春分地皮干”。残雪消融,春风拂干地表,天气渐暖,万物萌发,蒲公英便早早地与春汇合。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带上苕条小筐,拿着削铅笔用的小刀,去地里割蒲公英的新苗。
    新发的蒲公英幼苗,柔弱单薄,叶片甚少,叶子边缘的齿状尚不成形,叶片稚嫩,色泽嫩绿,偶尔也有暗红色的。地上干枯残败的隔年陈叶,把蒲公英的新苗衬托的焕然一新,格外显眼。远远地,就看到了它鲜活的生命。而蒲公英种子落地后生长出的新苗,就更加柔弱了,琐碎的叶茎弱不禁风,仅有的两片叶子,还未有叶脉的攀附。未经狂风骤雨摧残历练的小蒲公英,竟是那样得不成熟。
    我来山里并不是为了欣赏蒲公英的,而是准备多割些带回家,让饭桌上多一道美味菜肴,每次也都是乐滋滋地满载而归。蒲公英的吃法有很多种,比如炝拌、腌制、做汤、还有做小豆腐的配菜等。我最喜欢的吃法,就是最简单常见的蘸食,配上一碟自制的农家酱,微苦的味道与酱香融合到一起,清新的乡土气息,浓浓的田野味道独一无二,美到极致。
    蒲公英的生长周期很长,从阳春三月直至秋末生命力顽强,从不被环境所左右,任何窘迫的条件下它都可以扎根生长。无论是阴凉的涝洼地还是炙热干旱的黄沙岗,哪怕是屋檐下或是石块儿下,它仍旧不屈不挠,长势茂盛。
    山路上,铺就了叠加交错的蒲公英叶片,荒草丛也藏有它熟悉的容颜。老人孩子们把它割回家喂鸡喂鸭喂猪,爷爷牵着老黄牛悠然自得地沿路啃食,人们足迹的蔑视,牲畜强有力的践踏,使它叶片受损,残缺不全。即便如此,蒲公英依然信心百倍地接受挑战与风雨抗衡,默默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孕育种子成熟的责任中,当新的生命与希望放飞的那一刻,它便无声无息地将最后一丝殷绿隐匿在寂寞的雪域。
    我爱金黄耀眼的蒲公英花朵,光溜溜的花柄挺起一朵小花儿,看似平凡,却也百媚千娇独具一格。漫山遍野被它点缀得芬芳喧闹,引来了无数蜂蝶的逗留围绕。将蒲公英的花挺儿从最底端采下,编制成花环戴在头上,那曾是最美的时光,也为乡村留下了一道移动的风景,随风飘远的童谣更是妙不可言。
    当蒲公英的种子还纠结于离去的心事时,我便为它寻找了离去的理由。将它放到嘴边轻轻一吹,如小降落伞状的蒲公英种子飘悠悠地升空而起,在秋风的助力下,去寻找它新的起点。它飘过山川河流,自由自在。那时,并不知道蒲公英的种子带着它的希望将置身何处,现在才明白,无论它飞到海角天边,终归还是要重回大地的怀抱,孕育新的生命,就如同人一样,一代一代繁衍生息,这是宿命,也是自然规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