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美,美在增进对事物的感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不同的层面看,读万卷书是一种阅读,行万里路也是一种阅读,只是阅读的视角、路径、感知不同而已,总之都能从中领略阅读之美,得到心灵的愉悦与丰盈。
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电子书、微阅读盛行的当今社会,放眼望去,大人、孩子闲暇之余都在捧着手机看似如饥似渴地“低头”学习阅读,但大多都停留在玩游戏、浅阅读的层面,真正能够静下心来阅读的人却逐步减少。
多年来,自己勉强算是个喜欢阅读的人,常在夜间临睡前静心阅读杂志书刊,从中体味阅读之美,享受阅读之乐。
去年至今,我一直在阅读杨绛先生的散文集。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不由得从心底对杨绛先生直面人生磨难的勇气和毅力、面对生活表现出的本真和从容肃然起敬。
但凡是黑夜,总有刺破黑色的亮光;但凡是痛苦的时间里,也总有低到尘埃的幸福。读了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我彻底被先生在历经人生磨难中所体现出的耐受力所折服。
《干校六记》是一本纪实散文集。我在阅读《干校六记》时,一次次被感动,感动于杨绛先生在磨难中的随遇而安和适者生存。她爱集体,爱家人,爱生活,在自身处境艰难的情况下自立自强,还怜惜一条小狗,她在字里行间透射出人性真善的光芒。身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面对生活对她的责难,面对不公与不敬,她都能坦然直面,始终坚定信念、热爱生活。她在磨难中从未放弃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追求,不仅不辍读书学习,孜孜不倦翻译文献,而且能够俯下身子实实在在做“分内事”。为了避免是非,她常常躲在厕所里“一心只读圣贤书”,竭力让自己的内心变得丰富而强大。原本洁来还洁去。历经磨难的杨绛先生用她超人的气度和毅力,坦然地熬过了黑暗,迎来了黎明。
2001年,杨绛先生把自己和钱钟书毕生的稿费,捐赠给母校清华,并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她说:“我的向上之气,来自于信仰,对文化的信仰,对人性的信仰。”“观心知天下,不露也锋芒。”知性、识礼、通达,这就是文人的优雅,读书人的胸襟。
阅读之美,美在焕发对生活的热爱。
读书是用眼阅读,用心领悟。行走是用眼阅读,用脚丈量,可谓是另一种形态的阅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行走的路途上,我们用心灵放眼阅读,吸天地之灵气,汲日月之精华,赏天地之美景,爱天地之博大,并从中有所学、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有所爱。
“阅读”春天枝头的繁华烂漫,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阅读”行走山水之乐,我找寻到了《行走的快乐》;“阅读”秋天甘山的红叶,我畅享《秋漫甘山》的盛景;“阅读”小城美丽的四季,我萌生了《小城恋歌》;“阅读”五老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恢宏气势,我《心醉五老峰》的山山水水;“阅读”乌青毓秀的乌镇秀色,《细语话乌镇》在我笔下流淌;“阅读”甘棠苑召公清风,我醉享《棠苑春色》;“阅读”夜静时窗前如水的月光清辉,我任笔下《一地月光》清清流泻……
爱生活,爱阅读。爱阅读,爱生活。
用心阅读,用爱聆听。阅读是心灵的行走,行走是心灵的阅读。爱阅读的女人,走到哪里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在这个微阅读、浅阅读流行的时代,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放下手机,或捧起书本,或迈开脚步,做一名真正的读者,去聆听,去认知,去感悟,去热爱,让阅读之美浸润我们的心灵,让阅读之光丰盈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我们的心灵和脚步永远行走在阅读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