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站在老屋的门前

(2019-02-09 22:56:48)
分类: 散文随笔


http://rb.lhrb.com.cn/tplimg/detial_line.jpg



   
  逆潺潺的流水,沿着小河边蜿蜒曲折的小路缓缓而行,爬坡,拐弯,再爬坡,小路的尽头,群山环绕,一块较为开阔平坦的沙土地上散落着十几户人家,我从小玩大的老家,就在这个叫扁石河的小村子里。前几天,初中同学聚会结束后,我趁着乘车返回宝鸡小家庭前的空余时间,由我淑娃姐陪着赶回老家看了一眼。 
  山坡下,小路边,那座低矮破旧的灰瓦房就是我的老屋了。门前的核桃树、柿子树依旧,单孔石拱桥静静地横卧在小溪上,耀眼的阳光从掉光树叶的树枝间直射进来,照着这凝结着冰凌的溪水,反射着点点亮光。这不正是诗人笔下的小桥流水人家吗?! 
  老屋古老的像个破庙。站在老屋的门前,一把“铁将军”守在门栓上。岁月斑驳了两扇门上的门神,黑漆涂过的门框被风剥蚀成黑灰相间的花斑;长时间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后墙部分坍塌;后檐下那对石磨依然倔强而坚强的站在哪里,等着主人归来。 
  我依靠在门框上回想着尘封的往事。记忆和情感的闸门被慢慢打开:门前的小河清澈见底,我时常偷偷光着脚丫在水里的抓小鱼,逮螃蟹,有时还拦起一个“乌龙潭”,约上几个伙伴一起“打江水”;夜幕降临,煤油灯下,一家人愉快地围坐在炕眼吃着晚饭,烤着“疙瘩火”,火苗一跳一跳的暖暖地映着家人的张张笑脸…… 
  三个小孩嘻嘻哈哈的从我的面前走过,把我从往事的回忆中拽了出来。“你们都是谁家的孩子啊?”我缓过神,轻轻地问了一声。 
  他们送过来陌生和警惕的眼神,反问:“你找谁?从阿达来的?”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此刻,我竟有一种古人贺知章辞官返乡的真切感受。 
  一阵风轻轻掠过门前的那片小竹林,竹叶刷刷地唱起温婉的歌,麻雀在竹林下面一边叽叽喳喳的忘情对话、一边觅食。 

  扁石河——我心中永远的朝圣地;老屋,每次回故乡我务必朝觐。灰黑的木门见证了太多太多的故事,开了关,关了开,依旧默默无语。我不敢撩扰这一份无声地清净与沧桑。我只想把儿时的记忆,酿成一杯纯酒,饮下它,希望永远陶醉在这和谐美好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云端之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