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困兽犹斗
(2018-12-20 22:45:54)分类: 知识窗 |
【典义】
【典实】
韩献子见此情景,说:“先穀若以偏师陷,你罪就大了。你身为元帅,率师不用命,又失属亡师,其罪就更大了。我看还不如一块去救郑。即使救郑不捷,其罪也由我们六人分担,也不能让你一人去独担。”荀林父想了想也对,没经过认真运筹,就率领三军在仓促中赶去了。当军队行至郑国邲地时,便与楚军相遇了。晋军由于将帅意见分歧,三军不团结,作战行动不协调,再加上郑国降楚,帮助楚国攻打晋国,造成晋军腹背受敌,在邲地打了败仗,溃不成军。兵败如山倒。晋败兵残将争相渡河,由于人多船少,抢着上船,先上来的怕人多船给掀翻了,就用大刀砍后上者的手指,一时间,船舱内落下了一堆手指。真是惨不忍睹,死伤者不计其数。
荀林父带着残兵败将回到晋国,自知责任重大,罪过难以饶恕,就主动找晋景公请死。而招致这次晋军败北的直接责任人先穀却缩在一旁,没有一点勇气去分担主帅的罪责。晋景公一见荀林父就勃然大怒,立即下了斩杀令,要刀斧手绑出宫外斩首。晋大夫士贞子赶忙上前劝谏景公,他说:“慢,请君侯听我讲几句话。”景公说:“你讲吧!”贞子说:“当年城濮战役,晋军大捷,楚军大败,晋军一连喜庆了三日。惟有先君文公犹有忧色,闷闷不乐。左右不解,问曰:‘有喜而忧,如有忧而喜乎?’公曰:‘得臣
晋景公听了士贞子的叙述,频频点头,连连称赞,面带悔悟地说:“你讲的用意我完全明白了,要不是卿的劝涑,我险些犯了个大错误,我要是杀了元帅荀林父,不是帮了楚国的大忙吗,让楚王大悦吗?”于是,晋景公当即下令,赦免和劝慰了荀林父,让荀林父官复原职,仍执掌着晋国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