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蒲
(2018-12-11 22:59:06)分类: 散文随笔 |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来过,峥嵘过,即不负此生。
记得十年前的夏末,第一次去武汉金银湖公园,看到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水生植物,朋友脱口而出:芦苇!随后又犹疑:也可能是岗柴?走到跟前儿,望见植株上结有小棒儿,红蜡烛似的,才确凿无疑道:“是毛辣子!小时候在农村,不小心哪里划破了,弄点毛辣摁在伤口处,能止血。”如此神奇之物,我倒是未曾见过,也没听说过。心里不由暗暗惊异。
今年春天,再次到金银湖湿地公园。恰逢她们长出新叶,一副翠嫩的模样。绿藻青青,装点着塘面。一两只小野鸭娇俏地跑出,迎接觅食归来的妈妈。青蛙欢快地叫着,这些小歌唱家们,决意要把春天吵醒,要把她们唱醉。很碰巧,认识一位在公园上班的老乡,她告诉我,这种老家称谓的毛辣,学名香蒲,是公园的“园草”。不难看出,蒲塘是一大亮点,是特色景观。
炎夏时,在公园游玩,遭遇一场暴风雨。往日宁静的湖水,霎时变成海水,涌起一层一层的浪;狂风驰过,湖面腾起一阵烟雾;雨,瓢泼碗倒。有年轻女孩,索性光着脚丫,到长亭避雨。池塘里的香蒲,根本站立不稳,前俯后仰,左右摇摆,她们拼尽最后一点力气,在风雨中咬牙坚持。边上一簇香蒲,不再抗争,干脆匍匐下去,看来实在是太累太困,需要一场彻底休息。
风停雨住,香蒲恢复常态,但又绝不是过去那个简单的自己。经过洗礼,她们内心变得沉稳、成熟。一只硕大的鸟栖在半截蒲秆上,半天不动,似乎在沉思什么。我正好奇,只见它“噌”一下飞出去,旋即又凫入水中。绕塘缓缓而行,意外发现些许清荷亭立其中。大而圆的荷叶,衬着长条形的蒲叶,两者相映成趣。“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想起《诗经》里这一句,甚觉绝妙。蒲,从古至今,都不仅仅是一种单纯存在。她们赋予人们想象,寄托人们情思,是一种温柔的载体,一方诗意的栖息地。
立秋后,天气凉爽,我喜欢在蒲塘中的九曲连桥上漫步。清晨,自西而东,慢慢走去,蒲叶在朝阳辉映下,酷似孩童面庞,鲜活灵动。逆光而行,蒲叶给人感觉像是大家闺秀,安然沉静。想来奇怪,香蒲叶子指把来宽,两米来长,居然直直立于水面,徐风吹来,叶子又摇曳生姿。伸手摸一摸蒲叶,叶尖儿极其柔软,叶片则硬实锋利,宛如刀片。可见,香蒲具有双重性格,亦刚亦柔。
早起的野鸭,频频将头扎进水里,仔细洗漱,尔后飞到倒伏的蒲丛上,扑棱翅膀,抖落水珠,欣欣然地沐浴着晨曦。站在蒲塘中央,放眼望去,全是绿,全是明净和空旷。藻的浅绿,蒲的葱绿,池塘周围树木的浓绿,整个将人围拢。天空中的云朵微笑着,游弋着,曼妙地变幻着。这是一方蔚蓝而又宁静的天空,任由一个人独享。
傍晚时分,适宜自东而西走连桥。蒲塘西边,是宽阔湖面,能一览无余地欣赏到又圆又大的落日。若是月初,天边升起月牙儿。钻入云端的飞机,向着月牙方向,越飞越小,越飞越近,真像嫦娥奔月似的。还有成群的鸟儿在空中动人地飞舞。这时候,想看这个景儿,又想看那个景儿,只觉得眼睛不够使。无言的香蒲,不知是否在偷偷地笑。
我最向往在蒲塘中看一次满天繁星。还果真约了朋友,特意去赏。站在连桥中间,看四围树木,有些像威武的将军,有些像云海中的山头,有些像撑开的花伞。熟悉的香蒲仿佛睡去,无比安详。仰望夜空,不是儿时记忆中的星河灿烂,而是辛弃疾“七八个星天外”的静谧。一轮半月升上树梢,温存,明亮,充满深情。就这样静静地倚栏凝望,心境不由变得柔软欣悦。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感觉,更有人说,幸福是灵魂的香味。身处月明星稀的蒲塘,有知己陪伴,有柔情牵念,灵魂真地散发着芳香。远处,隐约传来鸟鸣声。捡一小石子,好玩地投向蒲丛,不料惊了野鸭的梦。古人云:“鱼在藻,依于蒲”。蒲塘的鱼,我倒是没瞧见,一年四时依于香蒲的,是可爱至极的野鸭。
立冬以后,香蒲叶子全部变成黄白色,蒲棒由红色变成黄褐色。整个蒲塘,犹如悠悠岁月,犹如一段往事。曾经的水嫩,曾经的碧绿,曾经的多姿都成为记忆。她们枕着过往,沉沉入睡。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来过,峥嵘过,即不负此生。我非常喜爱一个比喻,春天的花是冬天的梦。香蒲,这些大自然的精灵,肯定是在做着春暖花开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