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念青纱帐

(2018-08-26 20:02:21)
分类: 散文随笔

初秋的风一吹,暑气开始退潮了,空气不再闷热难耐,变得凉爽起来。这时候,你就想到乡下的老家去,到村外的青纱帐里走一走,转一转。

田野上,长势葳蕤的玉米青青翠翠,密密麻麻,挡住了视线,看不到远方。这跟一个多月前的田野形成鲜明对比,那是赤坦坦、无遮掩的空旷世界。如今冷不丁长出一片森林来,这气势,用排山倒海来形容最为恰当了。

玉米田被乡间小路切割成一块块,而乡间小路也被高高大大的玉米挤得窄窄的,细细的,藏在玉米森林中间。天空仿佛也变小了,抬头只能看到一小块天幕,让你忍不住想大吼一嗓子。在小路上走,身边的玉米像是夹道欢迎你,接受你的检阅,给足了你面子。

眼前原本熟悉的环境,变得陌生而神奇,像是走进世外桃源。

走着走着,遇到一块长势很低的棉花田,或者花生田,便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你坐下来,四周很静,更没有人影,偶尔能听到唧唧虫鸣。一阵风吹来,玉米叶子相互摩挲,发出沙沙的声响。于是你期盼着从阡陌相连的转弯处闪出一个人来,打招呼,聊几句,否则就枉费了这诗意的青纱帐。

两个月前还是一粒玉米,几场雨过后就变成了挺拔的植物。生长本身真是司空见惯而又异常神奇的事情,也是农民伺候庄稼的耕耘之乐。玉米吐红缨了,舒展着叶片,把丰硕的玉米穗抱在怀中。剥开玉米穗的青青外衣,露出嫩嫩的玉米粒儿,如初生的婴儿般让你心生怜惜。

在小路上走还觉着不过瘾,干脆就钻进玉米地,坐在玉米中间,被千万株玉米裹挟着。记得当年在月光下浇地,在稠密的玉米地里走,叶片划在脸上,不得不用双手护着脸,深一脚、浅一脚,像探险一样饶有兴趣。尤其是晚上,那是蟋蟀的天下,处处都是蟋蟀的歌声。还能听到水流汩汩的声音,用手电筒一照,泛着亮光的水缓缓流淌,像一个偷袭者在急急忙忙地走,冲撞了蟋蟀们自由恋爱、自由歌唱的生活。水漫家园,驱赶着成群结队的蟋蟀们纷纷逃窜,向前跳动,发出“啪嗒啪嗒”的声音。

我曾经写过一首名为《蟋蟀》的诗歌,至今还记得几句:你是原始森林里/一个善歌的部落/玉米们的红缨/多像一只只谛听的/耳朵······

从玉米田里走出来,走到小路上,你会欣喜地舒一口气。有时候还能发现小兔子在一边探出脑袋,小心翼翼地打量着你,或者快速穿过小路,跑进玉米田深处。还有蝈蝈的叫声此起彼伏,仿佛在进行着一场生命的舞会。

路边的小花悄无声息,默默开放。其实,花儿并不是迎合人的欣赏,只是生命的必然,是一份责任和热爱,是在践行生命的规律,是植物的笑容。即使生命短暂,也要努力展示自己,然后在寒风中慷慨就义。

秋风急着赶路,青纱帐很快就会失去,那时候,青纱帐就变成了被剥去外衣的玉米穗,金灿灿地堆放在阳光下的农家小院里,或者被挂在墙上、树上,成为另一道风景。那时的田野原形毕露,呈现出空旷而广袤的大平原本色。

怀念青纱帐,好在有来年。农家的日子总是在欣喜和期盼中周而复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三伏天的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