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秋的脚步已经不期而至,你看,一片孤云孤零零地散落在天边,看上去是那么的慵懒,那么的散漫。或许是因为夜幕降临的原因吧,成群的鸟儿匆匆忙忙地往巢穴的方向飞去,在夕阳下竟然有如此的美韵。天上的孤云,红水河面上的一行行白鹭,身边的夕阳,头顶的夜幕——仅仅是一副简单的画面,却是平常难以见到。繁华的街市上,永远是那么的忙碌。所以,简单、自然,反而成为一种奢侈。
看着远郊的景象,心情有些惆怅。看着行人匆匆地回家,青草也不似早些时候的那么翠绿,而是被一种衰败的枯黄色取而代之。看到这些,心中难免有些落寞。有人说秋天是一个残忍的季节,成熟的,不成熟的,一并都收割了。
的确,秋天大多数都是给人们一种淡淡的忧伤。文人自古多悲秋,所以才有北风萧萧霜满地,壮士为愁归无际;才会有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才会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那么为什么秋天会带给文人墨客们如此之多的伤感呢,或许是因为秋天的萧瑟?或是大雁南飞?或是叶落花残?还是思念家乡?或许这些都有吧,睹物可思亲,睹物也思情。
感慨归感慨,秋天大多数景色确实是有些萧条,有些颓败。但是这也正符合了大自然的规律。四季轮回,盛极必衰。从春天的万物复苏,到夏季的万物昌盛,再到秋天的万物成熟,那么成熟过后就是冬季万物的落幕了。静静地等待来年的春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周而复始。这便是自然的规律。
而人也是一个道理,少年时的懵懵懂懂,犹如一棵刚出生的小草一般,那么的弱小却又那么的充满着生机。成年之后呢,则如同夏季一般的郁郁葱葱。犹如一棵参天大树,那么的健壮,充满着力量,是力与美的结合。成年过后的老年则是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了,进入老年,生机开始减少,体力、容颜等各方面都开始退化,犹如秋天的垂柳。绿叶尽去,枯叶飘零。再然后就是晚年的衰败了。正如冬季那般的死寂,因为生命走到了终点,人的一生就这么地走到了尽头,能不能再次轮回这天地,我们这些凡人就不得而知了。或许,会有一个类似的生命重新开始一个新的人生。但是一切又已经是另外一番故事了。
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对秋天有所悲伤,有的人满心欢喜。因为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所以也就有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有了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有了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也有了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成熟的秋天确实充满着魅力,丰硕的果实,金黄的稻穗,以及那忙碌的农民伯伯和他们脸上洋溢着真挚的笑容,都会给我一种淡淡的温馨。一年的收获就在秋天,所以秋天也是检验一年劳动成果的时候。或多或少,或满心喜悦,或略有失望,都在这个充满希望的秋天完成了。
一个秋天,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秋似乎不比春富有生机,不比夏热情奔放,不比冬苍茫冷峻。然而,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较之其他季节,秋更加丰富多彩,秋的深沉、秋的苍茫、秋的成熟、秋的稳健、秋的色彩、秋的诗韵、秋的思念、秋的收获,甚至秋的伤感。正是因为秋天有如此之多的变化,才给人们带来如此之多的灵感。渐冷的秋风,萧萧的秋雨,以及飘落的秋叶,南飞的秋雁,还有秋天那金色的稻田,更有那团圆的中秋,浪漫的七夕。
所以我爱这个谜一样的秋天,爱它的萧瑟,爱它的丰收,爱它的离别,爱它的厚重,也爱它那蕴含深深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