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0,393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蛙声

(2018-05-14 07:07:24)
分类: 散文随笔


夜宿江南小镇,我被窗外一阵阵蛙声所吸引。

蛙,是水乡春天的使者;蛙声,是飘荡在水乡独特的音符。回到家乡,忽然听到这曾经熟悉的声音,像是遇到多年未曾谋面的儿时伙伴,除了相逢的惊喜,还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我有些迫不及待地走出住所,朝着那一片蛙声走去。

蛙声来自不远处一条小河。小河不宽,却很雅致,像一条长长的丝带,从住所旁蜿蜒而过。白天从这里经过的时候,这条小河就吸引了我的视线,浅浅的河水,清澈见底,两岸是摇曳的垂柳,河上还有一座精致的木头小桥。富庶的江南小镇已经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在高高矗立的楼丛和一排排整齐的厂房间,还有这么一条生态绿色的小河,宛如一个被精心梳洗打扮的小姑娘,挤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

朦胧的夜色中,我看不清河中的景物,依稀可见眼前一湾清水,在不远处路灯的照射下闪动着细碎的波光。河边有些暗,却能辨认得出影影绰绰的水草,像一团没有散开的云雾。蛙声正是从那一簇簇水草丛中发出来的。

“呱嗒呱嗒、呱嗒呱嗒。”我的到来并没有惊动这些小精灵。它们沉浸在彼此欢唱之中,时而竞相独唱,时而集体和鸣,如同正在演奏一曲精彩的乐章。河岸附近的草丛里,也有一些说不上名字的昆虫,兀自发出鸣叫,声音散漫而细碎,落在蛙声里,像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伴奏。

沉浸在一片蛙声中,忽然想起唐代诗人贾弇的诗句:“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正是蛙声四起的季节。诗人把蛙声作比管弦,不仅描绘出蛙声的气势,也道出了蛙声的奇妙与精彩。雾气缥缈,竹笋如编,一阵阵蛙声如管弦演奏出天籁之音,萦绕在海市蜃楼般的梦幻之中。这是水乡江南独有的景致。

记得儿时,家乡每到春耕时节,蛰伏了一个漫长冬季的蛙,纷纷跳出洞穴,开始骚动不安起来。秧田里的水漫过足踝,老水牛在人们吆喝声中慢条斯理地犁着地。一只只蛙就在秧田里蹦来跳去,也不怕人,有时还翻动着两只圆鼓鼓的眼睛,瞪着身躯庞大的水牛,冲着它呱嗒呱嗒地叫,直到水牛粗壮的大脚眼看就要踩到它们娇小的身子,它们才懒洋洋地蹦跶开来,全然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每到夜晚,田野里、水塘中,蛙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密集的蛙声如同有无数根琴弦在大地上弹奏。我常常躺在床上,一边听着蛙声,一边胡乱猜测,它们是在为争夺求偶发出含情的吟唱呢,还是捍卫自己的领地发出恐吓的喧嚣?铺天盖地的蛙声令那些只能发出哼哼唧唧的昆虫望尘莫及。村庄里,劳累了一天的村民似乎习惯了这种声音,枕着蛙声坦然入睡。人与蛙,蛙与人,似乎达成某种默契,这是村民的家园,也是蛙的领地。

然而,家乡的蛙声却一度戛然而止。一块块水汪汪的秧田变成了机器轰鸣的工地,河塘沟渠因为严重污染,水生物几乎灭绝。河里没有鱼虾,田野里也很难觅到蛙的踪迹,即使在春天的夜晚,也难以听到蛙声。曾经喧嚣热闹的夜晚陷入一种可怕的沉寂。

今晚,我与久违的蛙声不期而遇。依旧是这块土地,依旧是我梦回牵绕的故乡。我知道,这几年,家乡重拳出击治理污染,天蓝了,水绿了,沉寂的土地上又重现蛙声。诗人曾经吟唱的“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的江南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眼前!

夜色中,我悄悄离开那条小河。在这春情萌动的夜晚,这里是蛙的舞台,我不想打扰它们那一声声飘荡在夜色中天籁般的吟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读书的作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