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如神游
人类的诸多习性之中,阅读让人穿越时空和国界,随时随地感同身受。读书者像一个旅人,来到在现实中根本无法抵达的折叠世界。
一般旅行者热衷于去巴黎,如果你去的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巴黎生活场景”的街道,吃到的是大仲马《烹饪大辞典》点评过的美食,光顾的是海明威《流动的盛宴》中推崇的莎士比亚书店,那么你所经历的,将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巴黎——阅读中的世界更加迷人。
杨绛将读书比作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干脆另找高明,和他对质。”
读书是更高级的装扮
再精湛的医学美容,也无法像读书一样,令你整个人都脱胎换骨。
林清玄将阅读描述成“生命的化妆”,“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
有了阅读,便有李白与你对酌,苏东坡为你画眉,徐霞客陪你旅行,曹雪芹为你挑衣,袁枚为你做饭。“腹有诗书气自华”,你读什么书就有什么气场。
拥有430本书,热爱乔伊斯、惠特曼和塞缪尔·贝克特的玛丽莲·梦露,也许是世上留下最多读书照片的女人。在最著名的几张里,她翻到了《尤利西斯》的后半部分,难以相信这位性感尤物竟然可以啃下如此难懂的著作。
读书如化蛹成蝶
爱书成痴可以到什么程度?陆游是这样描述自己的“书巢”的:“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身处“书巢”之中,最坏的结果是作茧自缚,但如果读书读通了,就会化蛹成蝶,破茧而出,长出翅膀,更加自在、自信地面对这个世界。
很多人生问题,其实症结都差不多,杨绛回应倾诉人生困惑的年轻人,只用了一句话就说清了关键所在:“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阅读者持身不乱
只有书读得多,人的内心才能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不被流俗侵扰,不为势位所误。“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灾难。”毛姆说。
阅读者会更豁达,更不容易上当,对世界更加淡然,更加不会随波逐流。
越读书,你就越知道这个世界的复杂性,也就会对人越宽容。越读书,你就越知道自己的优点和劣势各在什么地方,扬长避短。
阅读是性感的,它能够帮助你独善其身,“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杨绛语)。最后,你才能跟这个世界更和解、更友好地相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