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夏日当高诵唐诗,秋时浅吟宋词为宜,那么品读《诗经》最好的时节就是春天了。
炎炎夏日里,寻一山林幽居,高诵唐诗,听风过松,看莲叶接天,揽焦尾同天籁和鸣;或赴塞外龙城,观大河落日,荒漠孤烟,执金鼓为汉家儿郎以壮行色。
微微秋雨时,或画舫载客中流听雨,或山寺寻些许桂子,或钱塘江上遍观潮头,思量人生能几何,唯遇酒且呵呵。
遥想周时,每逢春日,采诗之官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把反映民间苦乐酸甜的作品采集后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得失参考。故《诗经》反映的不仅有活生生的人、鲜艳艳的花、脆生生的草,更有最幽远的相思,更坚韧的决绝,更雅致独特的风景。《诗经》中有爱,有恨,有喜,有怨,有刺、有颂,这都是人最原本、最质朴的感情。孔子概括为诗三百,其旨为“无邪”,并要求其弟子们读诗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时值春日,在这大好的春光里,当执一卷《诗经》缓缓品味。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句中仿佛看到春日艳阳、和风徐徐下盛开的桃花朵朵,赏花时记得要采撷一枝桃花回家,辟邪宜家呢!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体会到“人生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当争朝夕,从现在做起。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体会到人生知己难求,当珍惜难得的友情。从“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体会到“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体会到佳人如玉,君子期之的浪漫誓言。
春日当读《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做人做人当做温润如玉的君子,品德要像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般完美无斑。
春日当读《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要在这明媚的春光中,大胆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这幸福如此纯粹,不掺杂一丝丝杂质。
春日当读《诗》,“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在这和谐的阳光中,纵然时隔千载,纵然过春风十里,纵然荞麦青青,也能让人感觉深沉的黍离之悲。
春日当读《诗》,“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体会着家乡悠久厚重历史,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呢。
春日当细细诵读,认真品味《诗经》,这可以过滤我们杂乱的思绪,鼓足我们的干劲,坚定我们的信心。让我们在这美好的春光中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