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春味
(2018-04-21 21:19:19)分类: 散文随笔 |
|
||
|
||
立春是一个奇妙的节气,蛰伏了一冬的草儿、树儿,开始了最初的萌动。嫩蓬蓬的芽儿,娇滴滴的花儿,让我们的味蕾开始复苏,舌尖也有了新鲜的感受。
荠菜又叫清明草,《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记载。荠菜营养丰富,不但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C,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荠菜在农村的地头随处可见,味道也鲜美。乡下人喜欢把它加在肉馄饨和肉圆子里,味道一绝。 采荠菜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沐浴着春日的阳光,走在绿油油的田间,俯下身子,挖掘藏在野草和庄稼间的荠菜。采回家,洗净,在开水锅里拉一下,再过凉开水,淡淡的泥土清香,最美的自然味儿,给味蕾留下春的记忆。 说到美味,不得不提春笋。春笋,美味爽口,营养丰富,被誉为“素食第一品”。鲜嫩的竹笋,做法不同,风味也各异。嫩头可用来做凉菜;中部可切成笋片,炒、烧或作为菜肴的配料;根部质地较老,可供煮、焖以及与肉类一起烹汤。还可把切成的笋片,放在阳光下晒干,放在坛中,到了秋冬季炖汤,别有风味。 乡下人最喜欢“腌笃鲜”,这道菜是将咸肉、鲜肉以及春笋先放在大火上猛攻,然后小火慢熬,把汤汁烧出奶白的颜色就成了。此菜口味咸鲜,汤白汁浓,肉质酥肥,笋香脆嫩,鲜味浓厚。更有甚者将咸肉和鲜肉打成肉糜,镶到春笋中心,然后放在鸡汤中小火煨制1小时以上,让春笋和肉糜吸饱了鸡汤的鲜味,最后以手剥笋的方式呈现到食客面前,让食客品尝到春天的“新”鲜味。 还有一个不能忘的是韭菜。韭菜虽然一年四季都可食用,但以初春时节品质最佳。春寒料峭,春韭缓缓地生长着,一点一点、一寸一寸,清明后终于披上一身浓绿的翠衣,婷婷于田间了。春韭叶片很短,却厚重,有弹性、韧劲,泛着浅淡清新的绿色,细嫩稚气,看着就惹人爱怜。春韭柔嫩多汁且鲜美,是春天人们提味增香的佳品。春韭的吃法首选炒鸡蛋。春韭择好洗净,切碎放入碗中;敲几个鸡蛋,加入盐和味精,搅拌成糊。待油锅已热,将糊儿均匀地摊在锅底;伴着嗞嗞的声响,那糊儿便慢慢厚实起来,即可出锅。嫩黄缀绿,色鲜;韭郁蛋香,味美;吃起来更是嫩滑爽口。 春天的河鲜最生猛、最肥美。寻条小溪,用箩筐捞进几尾河鱼。借着清冽的溪水,将河鱼挨个儿收拾干净;拎回厨房,拌上生抽、盐,腌制入味。取少量面粉,加水,搅入打匀的鸡蛋,撒上细碎的葱花,搅拌至刚可拉丝,这炸鱼的面糊便准备妥当了。将河鱼裹了面糊,慢慢放入滚热的油锅,但见油花绽放,小鱼由白变黄,浓郁的香味弥散四周。迫不及待地掐起一条,送入口中,外酥里嫩,鲜美无比…… 静沐暖阳,肥了田野阡陌边的野菜;薄雾晨露,润了山间竹林里的笋芽;春水荡漾,美了小河溪流中的鱼螺。春天吃春,满嘴春香,把春留在味蕾里,把春留在舌尖上。味蕾里的春天是美丽的,舌尖上的春天是丰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