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千红总是春
(2018-03-20 23:19:25)分类: 散文随笔 |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是韩愈的《春雪》!春天已到来,还看不到春花绽放,闻不到鲜花的芬芳。诗人为二月刚见草芽而吃惊、失望,而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装点成一派盎然春色。作者从春雪入手,着意在迎春。
杜甫的《春夜喜雨》更是描写春夜雨景的名作。“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赞美雨,然后把雨拟人化了。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人们的需要。不是吗?正应了“春雨贵如油”的俗谚。春天的雨伴随着和风细雨滋润着万物。“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时间而悄悄来到,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这形象逼真的描绘,正是初春和风细雨的特征。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白居易十六岁时应考的习作,以“古原草送别”为题,抓住了“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一岁一枯荣”,是斩不断锄不绝的。秋后残留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蔓延原野。因而形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壮烈意境。
以上四首诗,分别写了春晓、春雪、春雨、春草,讴歌了春天的秀丽景象,给人带来生机,带来希望和欢乐。不是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名句吗?春天是无限美好的,如把青少年时代誉为“青春”,并将这样的“青春快感”“青春美感”融入到“现代观念”“现代意识”“现代风采”中,社会和人性将会愈加真、善、美。
春天是自然风光,是积极向上的,是物质、精神、人性的共同体。正如朱熹的两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