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现阅读的美好

(2018-01-24 22:03:29)
分类: 读书

  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毋庸置疑,也不需赘言,但仔细想一想,又似乎有点“幸福的家庭各个相似”的困惑,虽然“相似”,但读书究竟如何美好与幸福,到了翻开书本开始阅读的时候,那种千差万别,可真让人惊叹。 
  前年夏天回乡下,在一条县级公路上,路边有一个孤零零的西瓜摊,瓜摊旁守着一个农妇,她手上举着一本书,专注地读着,旁若无人。汽车带起轻薄的灰尘,喧嚣而过,她像一座雕像,定格在北方夏季绿色的原野上,让我突然为这个国家的进步而感动。后来,类似的读书场景经常出现在我身边,有环卫工人、地铁上的上班族、等待接孩子的家长、餐厅的服务员等等。当然,也许是职业的缘故,让我对这些父老乡亲的读书活动高度敏感,但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阅读,社会读书氛围日渐浓烈,这是不争的事实。 
  国家提倡全民阅读,在我看来,全民阅读,重在“全民”。有一个词,在我们国家很流行,叫“读书人”,是对知识分子的一种口头称呼,一种通行称谓。这个称谓让读书这件事突然显得神圣而高远,仿佛在说一种理想生活,从推广全民阅读来说,这种称谓的流行更是拉远了阅读与大众日常生活的距离。在宣传层面我们需要把读书从神坛拉下来,让读书成为普罗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像吃饭喝水一样成为生活的必需。《读书》杂志复刊的时候,发表过一篇引发巨大反响的文章《读书无禁区》,我们国家发展到今天的新时代,读书应该成为一种重要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读书的人也应无“禁区”,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只要愿意读,都是读书人。国家应以各种形式鼓励与支持,社会应提供各种渠道去发展,有了这样一个社会氛围和阅读基础,社会文明与进步是可期的。 
  去年在一所学校向家长讲亲子阅读的话题,会后有很多家长向我咨询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这让我感受到,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在逐渐形成,要给读书这件事再加把火,重点已不在阅读的重要性上,而在于“授人以渔”,教给人们阅读的方法。比如怎样提高和保护阅读的兴趣,怎样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怎样有效地阅读,怎样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种习惯、日常的必须等等。目光所及,关于青少年阅读的社会活动最多,阅读推广也以面向青少年为主,而面对更多其他群体的社会阅读推广活动还很少。让阅读推向深入,提高全民阅读,需要更丰富的、更多层次的、范围更广的阅读推广活动和参与人。 
  我曾经暗自思量,阅读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阅读习惯与偏好也非常个性化。但从方法论上看,阅读要有收获,应该在社会上提倡以精读为主,浅阅读与深阅读结合的阅读风气,这样来说,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力量,何不以读书心得和读书笔记为抓手,举办一些面对市民的展示、评选、出版等活动呢?读书的美好,千差万别,何不让普罗大众展示出来这千差万别、风情万种呢? 
  读书的格言很多,最喜欢的还是那句:读书是为了遇见最好的自己。谁不想发现和遇见最好的自己呢?原来读书美好的终极意义就在这里等着我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腊八,腊八
后一篇:落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