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剑秋:绘画让我更爱生活的美好

(2018-01-19 22:29:28)
分类: 老年天地
 ■ 本报记者 辛恬
     通讯员 戚平然

    “我的绘画素材,都来自大自然,有家乡的山山水水,更有我所钟爱的飞鸟家禽。我的画忠于内心,画的都是我所经历和向往的生活。”家住北七家镇温泉花园A区的居民刘剑秋在社区开办的老年书画班为学员们义务授课,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学会热爱,什么时候都不晚。
     自2005年开始自学画画,近万幅作品的积累让刘剑秋从最开始临摹时的笔法稚嫩到如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而她在丰富着退休生活的同时,也努力改变着身边的人。
     今年76岁的刘剑秋,退休前曾在北京市种禽公司工作。“离开工作岗位后,我每天在家里给老伴儿做做饭,照看孙儿,日复一日,生活不像原来那么忙碌,但总觉得少了些滋味。”
     怎么能让生活多些乐趣?她不时会回想起儿时在户外画画的场景:以大地为纸,以树枝为笔,以锅底灰为墨,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画着花鸟鱼虫、山水美景。“为什么不能重新拿起画笔,描绘我的生活呢?”
  2005年,刘剑秋买了绘本,准备了纸、笔,用孙子剩下的水彩颜料开始学画。无论是外出写生,还是在家临摹、创作,只要是拿起画笔,她就会认真对待。“儿子看我喜欢画画,特意给我买了质地优良的宣纸和笔墨,家人给了我许多支持和鼓励,这给我学画提供了很大的动力。”
    每天,刘剑秋用来学画、作画的时间至少4个小时,在习作中,她最喜欢的是写意中国画的风格,绘画题材大多来自自然风光和个人生活体验。“无论是寻常可见的雉鸡,还是一刹而过的麻雀;无论是富贵妖娆的牡丹,还是青翠欲滴的荷花,我都会全身心去感受,捕捉生活中、自然中最美的瞬间,把它们定格在我的画里。”
     刘剑秋学画进步很快,2007年,她的作品还选入了北七家镇和昌平区的书画作品展并获奖。此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去装裱店给画作装裱,其中一幅牡丹画被一位女士看中,提出收藏。“我当时很意外,也很开心,有人欣赏我的画,这给了我信心,我要继续好好地画下去。”
 2008年汶川地震,刘剑秋将自己为灾区创作的画通过平台送往四川,希望能让四川人民感受到北京人民的关爱,树立起重建家园的信心。2013年4月20日雅安发生7.0级地震,她又将绘制的一幅写意牡丹画捐赠给募捐平台参与“情暖雅安慈善义拍”活动。“画中有情,情出于心。画画让我心静、向善,喜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也希望能够将这画中的美好分享给更多人。”
                                                                                        (本文刊载于2018年1月19日《昌平报》第4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