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花赞

(2017-12-22 19:29:00)
分类: 散文随笔

  一场雪过后,茫茫大地,万物冬藏。雪花仿佛给世界重装了个系统,数据清零,狼藉的桌面一片清爽。看着雪花飘落,心里似有轻黄缀雪,梅蕊吐芳,清香弥漫,使人感到幽香彻骨,心旷神怡。

    梅花是二十四番花信之首,它被人们誉为花魁、状元花。千百年来,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布衣百姓,都对梅花深爱有加。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古人说梅花具有元、亨、利、贞四德,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梅花位居花中“四君子”之首,亦是松竹梅“岁寒三友”。梅花因独特的风骨气质和凌寒怒放的幽香,深得诗词家们的青睐。

    爱梅的人千千万,陆游一生痴迷梅花,他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首词写梅花的困难处境,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就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诗人借梅花表达了自己虽历尽坎坷磨难,却坚贞不屈的初心,成为咏梅词中的绝唱。北宋林逋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形神兼备,以至于“疏影”“暗香”成为后世梅花的代称。

    梅花清幽的暗香,有浑厚的质感,它的香不是轰然飘飘上浮,而是先沉下来,回旋,再缓缓上升,一缕缕散开。那种暗暗的、不张扬的幽香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入肺腑、透肝肠。那香气氤氲在你周围,像母亲宽大的怀抱,给游子无穷的抚慰和芳香的思念。暗香如云,可以把生命的重和时间的痛轻轻抹去。

    说到暗香,不得不说王安石“一言救东坡”的千古美谈。王安石在施行新法时,大刀阔斧,而苏轼主张变革,又希望不要“太急”,因为他认为“法相应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两个人的政见因此有了冲突。当“乌台诗案”发生时,新派人物寻章摘句,罗织罪名,恨不能置苏轼于死地,苏轼在严刑逼供之下屈打成招,危难之时,已归老林泉的王安石闻知给皇帝上书说:“岂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苏东坡因此得救。这时再来读王安石的梅花诗,就会被他深藏在冷酷外表下的温情和崇高的人品所感动。“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长在不起眼的角落,但梅不自卑,不畏严寒,淡泊自守,只把一身清香付诸流年。“风亭把盏酬孤艳,雪径回舆认暗香。”风亭把盏,为孤独绽放的梅花举杯,踏雪寻梅,本以为已经错过,却有暗香袭来,恍然大悟,于是调转车子,回头去找梅花身在何处。暗香,是高洁的人格所独有的伟大魅力,是融入血液的理解与懂得,是最后企盼的美学安慰与支撑。

    一朵小小的梅花,蕴含着一个民族的文脉潜流和大众审美。一缕幽幽的暗香,像大雪的原野里燃烧着的金色炭火,为身在逆境中的人们,保留着永不熄灭的春的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柿子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