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中登黄山

(2017-12-13 11:01:27)
分类: 散文随笔

 

昨日天气还是好好的,秋日艳阳,天高云淡,惠风和畅,让远游的我们心情舒畅无比。哪知今日却是风萧雨疏,骤然变了脸。
就在我们犹豫还要不要登黄山之际,在导游“黄山四时皆景”话语的鼓动下,准备了雨具开始黄山之旅。黄山在我的心目中是座“圣山”。虽然黄山没有多大的“佛宗道源”,但是黄山奇妙的胜景,多年来扎根在我的心里,变成了我望之弥高的精神高峰。我心里一直有个愿望,就是早日登上黄山。因此,就在黄山脚下的停车坪到缆车点这段盘山公路上,我的心一个劲儿地想,黄山到底是座什么样的山呢?虽然山路蜿蜒,人有点眩晕,但对黄山的景仰及对未知的好奇,却使我心潮澎湃。十几年的心底膜拜,一朝变成了现实,怎能不叫人兴奋呢!
到了黄山之上,我们已然分不清哪是烟、哪是云、哪是雾了,整个人笼罩在袅袅的轻烟淡霭之中。行走在黄山道上,迎面扑来的是一阵紧一阵慢的烟雨之风,虽不狂烈却让人寒意入骨,于是个个疾步登山,自然没了好心绪去观赏途中的风景。再说此时的黄山,如“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小姑娘,迟迟不肯将她壮美秀丽的一面展露出来,电视、报纸、宣传片等媒体介绍的奇石景观俱消散在烟雨之中,什么“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统统见不到。以至于我们站在山的一边,导游指着对面介绍有什么景色,在我们眼里却是虚无缥缈。我们只想快点走到山的另一处,好寻觅到真真切切的美景。这样,我们偶尔见到的景点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但美得朦胧空灵。就说玉屏峰那尊卧佛吧,侧卧迎客松畔,显得特别宁静安详,既显神奇,又觉大气,我站在玉屏峰的平台上,面对高大的卧佛,在轻烟淡雨中,渺小的我心里跪拜了下去。即使有许多游客噪吵不已,心绪却沉静得很。在雨中登黄山,虽不见黄山雄美,但见黄山之幽美。
不是吗?黄山松在雨露中尽情地舒展躯干,它们的肢臂舒长优美,躯干挺拔俊秀,尽情展现着孔雀开屏、凤凰涅磐、送迎游客等优美姿势。早就知道云海是黄山的一大奇观,那是晨初黄山上太阳东升时特有的美景,但烟雨笼罩着的整座黄山,烟气萦绕在游人的左右,放眼望去,四周围云雾蒸腾,白浪滚滚,正构成了“波涛汹涌”的“大海”,蔚为壮观。
我们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欣赏雨中黄山特有的韵味,脚下的路不断地提醒着我,黄山是高峻的,必须时时小心。且不说黄山处处峰回路转,石径高低不平,单就许多路紧贴悬崖峭壁,加之云雾紧锁深谷,深不见底,让人不觉心惊胆寒,不由加快了脚步。在我印象中,这趟黄山之行,最险峻的莫过于“百丈梯”与“一线天”了。一下一上均垂直在九十度左右,通道狭窄,看去仅容一人上下,最宽处也只容纳两人行走。并且只有两边突兀的岩石作为护栏,有些地方甚至没有突兀的岩石,人行在湿滑的石道上,就像失去了保护的、孤独无助的婴孩,惶恐不已。但人潮如过江之鲫,上去的人流与下来的人流交织在一起,慌得导游直提醒人们要有“谦让”精神。终于,一行人在跌跌碰碰中通过了“百丈梯”与“一线天”。这才体会到黄山的奇险美。
待次日,天已放晴,此时的黄山应是“日破云涛万里红”。我们虽不能一睹真容,但回想起昨日烟雨迷离中的登山情景,自觉雨中登黄山也有着另一种“常人所不能及”的感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慢乐”主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