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里的腐败现象

(2017-12-09 20:05:26)
分类: 散文随笔

《红楼梦》是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也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著名红学专家邓遂夫说:“红楼梦的主要情节、主要内容,都是合乎生活真实的东西,它是基本上按照生活的真实来写的”。因此可以说,红楼梦虽然是一部文学作品,人们透过它却可以了解到许多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在这部作品里,作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大量地揭露了社会存在的腐败现象,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仍不乏其发人深思的东西。如:

贾府的家长、封建官僚贾政,因皇上念其“勤俭谨慎”,让他到江西当粮道。在一百零三回里,贾政的妻子王夫人对贾政的侄子贾琏说过这样一段话:“自从你二叔放了外任,并没有一个钱拿回来,把家里的倒掏摸了好些去了。你瞧那些跟老爷去的人,他男人在外头不多几时,那些小老婆子们便金头银面地妆扮起来,可不是在外头瞒着老爷弄钱?你叔叔便由着他们闹去,若弄出事来,不但自己的官做不来,只怕连祖上的官也要抹掉了呢。”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中,各种“奴才们”倚仗主子的权势大肆搜刮民财的丑恶现实。

再比如,第十五和第十六两回中,作者记述了贾政的侄媳妇王熙凤利用馒头庵老尼托请的机会,凭借家族势力,欺上瞒下,翻云覆雨,不惜致人死命,贪婪敛财的经过。作者接着写道:“张李两家没趣,真是人财两空,这里凤姐却坐享了三千两,王夫人等一点消息都不知道。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

书中类似的描写还有许多。他们都是官吏的跟班或者是家人倚仗主子的势力弄权敛财,即通常所谓的“灯下黑”。清代学者纪晓岚对此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其最为民害者,一曰吏,一曰役,一曰官之亲,一曰官之仆隶。是四种人,无官之责,有官之权,官或自顾考成,彼则惟知谋利,依草附木,怙势做威,足使人敲髓洒膏,吞声泣血,四大州内,惟此四种,恶业至多”。“灯下黑”的后果通常都是很严重的。跟班的弄权和王熙凤的贪婪直接导致了贾政遭弹劾丢官直至抄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折射,封建社会的一些东西,就好似是一种“毒菌”,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条件具备,都能够发芽生长。比如“灯下黑”现象就是这种情况。今昔对比,虽然人物的社会关系,社会角色都改变了,但其思想根源并未得到彻底清除。在近年来查办的一些腐败案件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其中“灯下黑”的影子。如此看来,这并不是偶然的个别现象。通过《红楼梦》的深刻揭露,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这种腐败现象的历史根源。警醒广大干部,自重、自警、自省、自励。守好自己的门,看好自己的人,明白自己的事,尽到自己的心,让光明照亮每一个角落,不给“病毒”以繁衍生息的土壤。让贾政式的悲剧不再重演。

《红楼梦》是经典的,所以也是不朽的。它之所以一直受到人们的追捧,因为它总是能够给人以教益和启迪。人们应该感谢《红楼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白居易的冬天
后一篇:冬日畅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