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阅读而精彩

分类: 读书 |
http://szb.ylrb.com/tplimg/detial_line.jpg |
读书究竟有什么作用呢?古人云: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钱理群:什么是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读书。朱永新:如果我们的孩子在10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们离开校园就将书永远地丢弃在一边,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普普通通,但是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身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苏霍姆林斯基: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 有人请教美国一位著名的成功学家:“如果我的事业失败了,我该怎么办?”他说:“你阅读吧!”“如果我失业了,怎么办?”他说:“你要提升自己,你阅读吧!”“如果我失恋了,该怎么办?”他还是说:“你阅读吧!” 读书的好处首先是增长知识,开发智力。 研究认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与其阅读量成正比。那些喜爱大量阅读的人,他们在分析问题、陈述问题和学习知识的时候,往往比从不读书的人快得多。阅读,尤其是诵读,调动人的各种感官,对培养人的专注力、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自不待言。 其次是塑造品质,成就自己。 任何一本打动人心的书,往往都充满着真善美的情怀。一个人,从阅读中经历了丰富的生活,倾听了众多的智慧,分享了无数思考成果,其心理品质能不优秀吗? 勤读国学使男儿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的思想像大海一样深邃,他的心胸像天空一样开阔;勤读国学使女子像水一样柔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自尊自爱,善良贤惠。 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最后沉淀出儒、释、道三家。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此有一个风趣而贴切的比喻:儒家的孔孟思想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以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以儒做人,以道养生,以佛清心。年轻时学儒家:修身进取,做君子,立事业。中年时学道家:虚静自守,看淡尘俗,追觅高远。年老时学佛家:随缘而处,心中安然,与人为善。 还有是抚慰灵魂,永葆青春。 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心理学告诉我们:阅读是通向内心安宁的一条通道,它除了能解决人的生存之外,还能给心灵以慰藉,让人真正拥有幸福。沉浸在阅读的氛围中,人们都会有舒缓情绪、忘记烦恼的深切感受。好的书籍,就是一位最好的心理医生。 还有是以读助写,以写促读。 实践证明,一个人如果喜欢上了阅读,他也自然会喜欢上写作。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仿佛是溪流汇成江河的过程。读得愈多,愈会潜移默化地习得一些表达技巧,愈有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经常写作又可以促使你不得不坚持阅读。 最后是影响子孙,惠及后世。 为什么书香世家多出英才俊彦?因为最好的教育是示范,是陪伴。只有家长和老师真正地捧起了书本,您的孩子和学生才会真正地喜欢上读书!诗书济世久,一个幸福的家庭应该也必然是这个样子:健康地活着,快乐地读书。 有人说:一日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开口会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又有人说:万卷长流水长流,云在青天书在手。我说:为了自己,为了孩子,为了国家和民族,请您随时捧起书本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