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中的易学智慧

(2017-06-26 16:56:21)
分类: 知识窗


    伏羲一画开天。卦,虽然还不固定地代表某一种事物的名称,与具体事物不发生直接联系,它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文字,但是它已经走到了文字领域的边缘,给未来发明文字带来明确的暗示。                                                                                                       —                                                         ——题 

 

 

    汉字,作为世界三大文字中唯一流传下来的,结构最复杂、独特的方块字,之所以能亘古而不变,弥久而长新,是因为它不仅是单纯的文字符号且具有语言功能,汉字还蕴含着中华民族古老而深刻的智慧、丰富的哲理和玄机,让世人透过汉字的外象,可以领悟到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

    汉字,起源于伏羲创造的符号文字。所以,它是按照易学原理创造的,是《周易》智慧传承文化信息的实例典范。神话时代的伏羲,生于现在的甘肃天水,建都于现在河南淮阳。伏羲作为当时的氏族领袖,他远观诸物,近察诸身,画八卦,造书契,开创了中华文明的源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伏羲故乡天水附近的大地湾遗址,从古建筑遗迹中出土的陶瓷上,就发现分别烧制着二十几种文字符号。这些符号基本与现代汉字的字旁字首及构件相似。所以,后人认为汉字与八卦同源。

    之后,历代祖先造字,其原理,无不是来源于易理的启发和智慧,无不包含着天,地,人的易道玄机。从战国时期开始,广泛流传“仓颉造字”的说法。传说仓颉最先受到老猎人用野兽踩在泥土中的足印来辨认野兽的启示。仓颉费尽苦心,对天上的星辰、地上的山川、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进行象形刻画。久而久之,这些符号就形成了文字。而汉字的笔画都是以阳(-)、阴(--)为基本笔画,就是说汉字是在这些基本线条的基础上变化、变异而逐步形成的。

    按照易学“天人合一”哲学观来解析,汉字是天、地、人合一的产物。汉字是以心理学、易学、音律和古文化等多层面的内涵和学问为基础的,是具有象形文字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为主导的。每个汉字都储存着易理的灵气和信息。汉字有它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魅力。世界上的文字繁多,唯有中国汉字内涵丰富,是充满灵气的神奇文字。我们深层次地剖析就能领悟到每个汉字皆蕴含着深厚的易理,天、地、人的易道玄机。

    每个方块汉字都可以从中挖掘出一定的哲理。如“众”字,三人为众;“森”字,木多为森;“甭”字是“不用”二字组合了甭字;“孬”字是“不好”二字组合了孬字;“歪”字是“不正”二字组合的;“男”字是“田力”二字组合了的,寓意田间的劳动力;“王”字由三横一竖组合,三笔橫画寓意是天、地、人合一。这些神奇魅力的文字,无不象征着大自然与人类有着“天人合一”的和谐共存的自然规律和大道之理。再如,用“木”字作偏旁的文字,大多代表与树有关联的文字,如:树、松、槐、榆、榕、桦、柏等;用“水”作偏旁的文字,大多代表与水有关联,如:河、溪、江、海、湖、波、涛、清、浪等;用“手”作偏旁的文字,大多与人手的动作有关联,如:提、抬、拖、拽、拉、抱、挑、捧等。这些富有哲理的文字,无不给人以启示、想象和领悟能力,无不源于自然,源于与易理智慧的结合。

    众所周知,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古印度的文字、美洲的玛雅文字、埃及的圣书文字、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其他四种文字已先后泯灭消亡。只有中国的汉字以独特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至今历经几千年,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神奇的魅力而经久不衰!之所以如此,与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易经》是密不可分的。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此说,把汉字的起源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庖牺氏观象成《易》;二是神农结绳记事;三是黄帝之史仓颉观象而造书契。

    我国最古老的象形文字源自八卦。《周易·系辞下》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上古结绳记事以治理天下,后世圣人,改以锲刻,百官用以治理政事,万民用以稽查国事,这大概取象于《夬卦》。上古的结绳,开始用自然界的藤蔓,然后用动物的皮割成条,最后才是用草或其他植物,比如用麻纺绳。夬,就是决断的意思。孔子所说的“结绳以治”,意思是用结绳的方法进行治理,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  最早的结绳记事,用阳(-)表示单数,用阴(- -)表示双数,逐渐将几个阴阳符号合在一起表示更多的数目,从而又表示各种复杂的事物。在甘肃天水市的伏羲庙里,有幅《一画开天》的巨幅画像。这就是大约七千年前伏羲画卦的地方。《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强调的是一切从“一”开始。《说文解字》第一篇也写道:“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强调的是,没有“一”也就没有万物。以现代科学家的大爆炸理论,那个“奇点”就是“一”,没有那个“奇点爆炸”就没有世界。生命,也是由“一”开始,如“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原生动物”,它是一切生命的开始。

    八卦就是自然物的象征体,如乾,是天的符号;坤,是地的符号;兑,是泽的符号;离,是火的符号;震,是雷的符号;坎,是水的符号;巽,是风的符号;艮,是山的符号。这是八卦的物象,也是最早的表示这八种事物的“文字”,是古代先民生产生活和记事、记物、记数、认知的方法,也可认为这八种事物是最原始的文字雏形。

    特别是我们现在使用的许多文字,还保留从卦中来的明显的痕迹。如:由卦象转字形的甲骨文象形文字“水”与“火”,就是由《坎卦》、《离卦》的卦象演变而来;由卦象通意的甲骨文会意字“困”,就是由《困卦》所表达的意境而来的。《困卦》,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卦为坎,坎为水;中间有《巽卦》,巽为风。这个卦象,其意为困,就是木被洪水团团围住。再如《泰卦》的“泰”字。上为坤,为地;下为乾,为天;表示天地交汇,万物生成,泰然平安。这就是《泰卦》之象与文字之理相互贯通的寓意。《否卦》也如此。《否卦》,上为乾,为天;下为坤,为地,天地不交,阴阳不融合。无交则无变,无变则无通,无通则无久。“否”是由“不”和“口”组成,表示不说话,不互通有无,所以为“否”。

    八卦,在汉字产生之前, 就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用于记理的易学符号。它已经能表达出宇宙万物的变化原理,它与真正的文字之间虽然还有一窗之隔,但作为一种卦象,它却承载着一套科学道理,可以用任何语言来表达。它不固定地代表某一种事物的名称,与具体事物不发生直接联系,它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文字,但是它已经走到了文字领域的边缘,给未来发明文字带来明确的暗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毛笔,制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