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欣赏——李商隐(唐)《无题》
(2017-06-23 07:19:09)分类: 诗词天地 |
|
|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译文: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宴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啊,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草。 赏析: 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昨夜星辰昨夜风”是时间: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凉风习习。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萦绕着宁静浪漫的气息。句中两个“昨夜”自对,回环往复,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感。“画楼西畔桂堂东”是地点:精美画楼的西畔,桂木厅堂的东边。诗人甚至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的环境来烘托。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旖旎的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诗人只是独自在心中回味,我们则不由自主地被诗中展示的风情所打动。 颔联写相思、相知之感。诗人与意中人同在酒宴之上,却由于某种原因分在两处。“身无彩凤双飞翼”写相思之苦:恨自己身上没有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可以飞到爱人身边,与她比翼双飞。“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相知之深:彼此的心意却息息相通。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因此古人以灵犀比喻心意相通。“身无”与“心有”,一外一内,一悲一喜,矛盾而奇妙地统一起来,痛苦中有甜蜜,寂寞中有期待,相思的苦恼与心心相印的欣慰融合在一起,将那种深深相爱而又不能长相厮守的恋人复杂微妙的心态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此联两句成为千古名句。 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是写宴会上的热闹。宴席上,人们玩着隔座送钩、分组射覆的游戏,觥筹交错,灯红酒暖,其乐融融。昨日的欢声笑语还在耳畔回响,今日的宴席或许还在继续,但已经没有了诗人的身影。宴席的热烈衬托出诗人的寂寥。送钩的酒令来自汉代的一个传说,相传钩弋夫人小时候手一直都是握成拳的姿势,没有办法打开,后来武帝见到她,掰开她的手,一块玉钩从手中掉出来,从此双手不再蜷曲,因此被封为“钩弋夫人”,后人对此传说进行效仿改编,在酒席上藏钩,让人猜玩。 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可叹我听到更鼓报晓之声就要去当差,在秘书省进进出出,好像蓬草随风飘舞。这句话应是解释离开佳人的原因,同时流露出对所任差事的厌倦,暗含身世飘零的感慨。今朝的寂寞萧索,使人念及昨日的灯红酒暖。这是一种反结法。前面极言欢情,结尾时欢情化为乌有,反衬诗人对这段恋情的难以磨灭,刻骨铭心。 全诗以心理活动为出发点,诗人的感受细腻而真切,将一段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描绘得扑朔迷离而又入木三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