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科技水平和计时手段的限制,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做“五更”、“五鼓”,或称“五夜”。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相当于一个时辰,也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俗话说:“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 “鸡鸣五更”也就是拂晓时分。
如今,虽然打更、更夫等概念已不再与我们的生活直接相关。但在史籍与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古计时名称仍然十分重要。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群英会蒋干中计》:“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