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产品好坏与荣辱联系起来
(2017-04-26 08:53:33)分类: 散文随笔 |
还有一例,譬如我们常说的“三思而后行”,似乎都“知道”是出自孔子语录,其实不然,这句话恰恰是孔子所反对的。此则故事出自《论语·公冶长》,季文子(鲁国正卿)做事常“三思而后行”,子(孔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想两次就可以了)。”
还有不少例子可以警示我们,对于学问我们不可缺少追根溯源的精神,对于知识我们不可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对于“名言警句”,我们更应该有科学严谨的审视态度,才不致使抄袭主义、拿来主义、不求甚解成风。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是百年药店同仁堂的精神信条。“炮制”,泛指用中草药原料加工制成药物的过程。有火制、水制或水火共制等加工方法。目的主要是加强药物效用,减除毒性,去掉副作用,使药物便于贮藏和服用。同时亦指烹调、处理、制服、医治和制订,以达到“扶正祛邪,解毒增效”的作用。
为什么八千万人口的德国,竟然会有两千三百多个世界名牌?当时的西门子公司总裁维尔纳·冯·西门子是这样解释的:“这靠的是我们德国人的工作态度,对每个生产技术细节的重视。我们承担着要生产一流产品的义务。”
中国已经比当年强大多了,从经济总量而言甚至已位居第二,但在科技尖端领域等不少方面还称不上是真正的强国。我们不缺少精英,不缺少顶尖人物,我们缺少的是对“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之类理念足够的重视与践行。懒惰、不思进取、以次充好、山寨成风,这是职业精神的丧失。要重拾炮制功夫,就必须和这些“稀松主义”“不求甚解”做彻底的分割。只有激发国民性格中的优秀因子,形成视质量为生命的强烈自尊,将产品好坏与荣辱联系在一起,才能实现质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