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子村
(2017-04-26 08:44:31)分类: 散文随笔 |
一个小坝子,一围群山环绕。坝子不大,却有水缘。一条大河淌过,弯成弓形,正好与城子古村来一个紧紧的拥抱。山不大,却有灵性。那些山,有着国画的轮廓,起伏有致,韵味十足,是典型的滇南地区个性独特的山,不以个体山雄奇显胜,却以连绵起伏、凹凸有致构成别样风景。城子古村落,就贴在这样的山坡上,享尽了背靠山峦、河流怀抱的极佳风水。
城子的特点,是那些民居。全是土掌房,从山脚沿山坡趁势而上,前一户人家的楼顶,即是后一户人家的场院,就这样一级级相连,一户户相通,从山脚第一户人家进去,穿过四合院,七弯八拐,上几道青石板铺就的石梯或者松木板搭就的木梯,就可以像孙悟空神出鬼没般上到另一户人家。如果兴致大好,甚至可以穿越到山顶上的第十七户人家。如此神奇的建房格局,真可谓家家相通,户户相连。可见,城子,这里的历史决不像现在的云淡风轻,只会滋长情调与浪漫。
城子村的历史是悠久的。《广西府志》记载:明洪武十四年,颍川侯傅友德、西平侯沐英克云南改路为府,以土官普得领之,传至昂贵。城子古村,属彝族先民白勺部的聚居地,随着历史的演进,大批汉族居民逐渐迁入。明朝成化年间,土司昂贵在此建造土司衙门,改城子古城旧名“白勺”为“永安府”,一时间,这块风水宝地得以脱胎换骨,当地人赖以生存的土掌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一大片,规模宏大,形成府城,一跃成为滇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盛繁至极。
走在城子古村,一条条古街巷通向村庄的深处和高处,或横或竖,或直或弯,无不透露出这个古村落的神秘。地上是清一色的石板铺就,经过村民和游人经年累月的踩踏,都磨出了时光的影子。
去城子村最好的季节,是在秋天,每户人家都在墙上悬挂了一串串金黄色的玉米棒子,每户人家楼上,都堆上三五个玉米围子,加上村子里一层一层递进上升的土掌房,那横的竖的线条纵横交织,错落有致,整个小山头上千余幢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土掌房挨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奇特的画面,有油画之厚重多彩,亦有国画虚实结合、变化莫测之水墨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