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造性地读书

(2017-04-25 22:58:47)
分类: 散文随笔


  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接受已有的知识,而且是要通过自己的个性与经验,通过自己实际的阅历,来跟书本上的内容相对应,再从书本中获得新的启发,或者是发现书本上的“漏洞”,给予其补充。如《红楼梦》中说,这本书最重视的是“事体”和“情理”。前者即指每一个事件,包括这个事情的大小、所占据的分量,以及它的作用。其意思就是:对一些事件本体、本身的来龙去脉要弄清楚。后者即是否符合参与这件事情的这群人的感情、心情和道理,也就是:是否符合逻辑。

  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每读一次都会有所创造。如果完全没有任何创造,只是一味地就书论书、就事论事,我们就会少得到许多读书的乐趣和智慧。以上就是我要总结的第一点,即我们读书必须是创造性地阅读,应该要求自己能创造性地阅读,创造性地工作,创造性地生活。创造的很主要的一条就是把自己的身心、个性、经验放入其中。

  第二点,我也提倡审美性地阅读。尽管有一些命题和公式还未完全弄清楚,但是,我们会感觉到:前人已发现了多少美好的观念,多少美好的命题啊!我很喜欢音乐,但对高深的音乐并不懂。看到五线谱的时候,我还得用手指头去数再翻译出那个音符。可是,我曾听音乐家们说过:有些派别的作曲家的曲谱特别漂亮,你不用考虑如何照着它演奏,只要看着曲谱就行,那种一泻千里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当抱着一种审美的、快乐的心态去阅读的时候,你就会从书中获得许多的发现。

  第三点,中国有一个成语:“融会贯通”。其意思就是:用生活的态度来读书。所谓“生活的态度”就是:读这本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书,更是为了获取生活的智慧。我们还可以具体地说“生活”:第一,要“生”,即我们要从书中得到新鲜的感觉。如果一本书中没有新鲜感,就可以不去阅读它。第二,要“活”,即真正把书中的命题消化吸收,进入自己的细胞里面,从而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力量和启发。

  每个人读书的情况,各有不同。我谈的这些,或许就适合我这种人的情况。对一个正准备考取博士学位的人来说,我提的这些建议很可能就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又如,对一个正在备课的老师而言,无论新鲜与否都必须看,否则在课堂上就要糟糕了。再如,对一个翻译来讲,他也必须阅读已有的那些材料,遵守翻译的那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即使存在着某些不同意见,也容不得商榷,必须照着翻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