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试谈文化自觉

(2017-02-18 11:11:21)
分类: 散文随笔


  自觉是一个颇有意义的话题,一般意义的自觉是自律,而再深一层意义的自觉是内在自我的感觉或察觉。所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似乎是更深刻的自觉,如此的自觉与教育或文化紧密相关,即是教育或文化思想意义价值所在。而所谓“文以化人”“以化成天下”则是文化广泛意义的自觉,其意义不言而喻,且这种意义的追求必须深刻认识文化,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对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具有担当意识。
  “文化自觉”的概念是费孝通先生1997年在北大提出的,目的是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发展,寻求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民族与民族及国家与国家关系的方法。人类文明有各民族自己独特的芳容,所有“独特芳容”共同组成人类文明的百花园,组成我们缤纷绚丽的世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即说此理,费孝通先生将这种文化现象归结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人类文化的历史是不断自觉进步的历史,且这种自觉进步极其艰难沉重。春秋时,铁器广泛应用,生产力极大提升,“官学”下放遍地开花而为私塾,诸子百家在文化自觉中相继产生,后世称之“百花齐放”。儒家思想是“百花”中最灿烂的一朵,而孔子14年周游列国步履维艰,不断遭奚落乃至围攻,以致困于陈蔡之间断粮7天,可见思想的自觉进步是何等的艰难。人类思想的自觉产生文化,文化的自觉又不断矫正思想。人性的自信、骄傲、固执如寒梅傲雪般宣示着个性,炫耀着个性的美丽,易使文化自觉限于“各美其美”,局限人类自身的眼界、思路和出路,这或是讨论文化自觉的意义及艰难所在。如果说“各美其美”是自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就是对“百花”的兼爱,是“自信文化”。
  如今我们又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思想依然在碰撞,文化交融的范围更广、方式更便捷,但孔子当年周游列国的境遇和隐痛并没有在文化自觉的进程中消除。面对调笑传统、戏说历史、篡改经典、轻薄先贤,该有文化自觉的深度;面对铜臭哂笑奉献、歪曲解读正义、搞笑揶揄英雄,应有思想自觉的高度。于自觉中要重新酝酿社会道德的温度和举托社会正义的尺度。在东西方文明依然激烈碰撞的今天,要正视和认可中华文化弥久不衰的刚度,而不能在国学热中产生简单的复古主义和盲目排斥西方文明的思想。探讨思想创新,不能坐视自觉的迷失随意阉割真理;讨论制度创新,不可旁观精神的贫穷甚至冲击道德的底线。文化人应继承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胸怀和与时俱进的品格,以先师先贤的遗风“外师造化”之大,“中得心源”之微,于思想的暗流处激起自醒的创新涟漪,在“面壁”的困局中实现思想的突围。
  文化自觉要求对本民族文化有自知之明,又要兼容并蓄。汉代佛教文化思想的传入,宋代程朱理学的兴起,以及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发起,都是中华文化自觉中里程碑式的进步。1965年湖北出土的越王勾践剑,时隔两千多年仍然闪耀着刺眼的光芒,考古人员一不小心便划破了手指,并可轻易划破20层厚的纸张,可谓削铁如泥。科学知识似乎像直线一样没有终点,而文化的自觉进步似乎在以螺旋式的曲线向前。文化自觉应以“学贯中西”的精神深刻感悟域外文化,思“美人之美”,在“美美与共”中追求文化思想的“天下大同”。因为中华文化灵魂的深处从来就有锻造勾践剑一般的创造性思维,只要中华文化像螺纹一样向前转动一圈,些微的进步便如铸造勾践剑的元素添加或改变,我们的传统文化便能发出亮丽的光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