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治通鉴》:一部鉴古察今的巨著

(2017-02-18 10:26:20)
分类: 散文随笔


  《资治通鉴》是宋代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历时19年编写而成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的真谛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以“礼治文化”为中心,以“名份论”和“才德论”为基本点。
  《资治通鉴》的第一篇“臣光曰”就奠定了全书的理论基调。司马光在第一篇“臣光曰”中指出,作天子的最大的职责就是维护礼的神圣性。而恪守礼的关键在于维护名分的合法性。“礼”就是传统社会的纲常,“分”维护的就是统治的合法性,“名”则是安定政治秩序的关键。“名分”就是一道无形的藩篱,它告诫社会各阶层:千万不可超越礼。
  司马光认为“礼”是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法宝,礼乐教化、纲常名分是国家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司马光认为“才”与“德”是不同的两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论之曰贤明,于是容易看错人。司马光在其第二篇“臣光曰”中就提出了一个貌似很极端的用人观:“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历史证明,礼治思想和德治理论是有生命力的。《资治通鉴》所倡导的“立政以礼”和“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与为人为官之道,至今仍然有其借鉴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