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故城的发现与一个瑞典人有关。1900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在罗布泊考察时,维吾尔族向导奥尔得克独自去寻找丢失的铁锨,偶然发现了这座遗址。1901年,斯文赫定也不再“斯文”了,在遗址中盗取了大量汉文木简、文书、古钱、精美木器等文物,回国后,他向世界宣布,他发现了中国史籍记载的楼兰城。从而震惊了世界。此后,美国的亨廷顿、英国的斯坦因、日本人橘瑞超等先后多次进入楼兰,进行盗掘,取走汉书木简、文书 570多件。
楼兰王国从公元前176年以前建国,到公元4世纪前后消亡。与汉、魏、西晋同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东西方交通和丝绸贸易兴盛起来,同时也刺激了位于丝绸之路咽喉地位的楼兰古国的经济繁荣和发展。楼兰王国全盛时期,东起古阳关,西到尼雅河畔,南至阿尔金山,北到哈密一带。而楼兰古城就是楼兰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东西文化交流上起过重要作用。这里曾经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繁衍着楼兰、米兰文化的昌盛与强大的神奇大地,在经历纵横千年的历史演变后,在4世纪时,突然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楼兰古城一带“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帜耳”,盛极一时的楼兰文明不明原因地随着岁月而去了。
楼兰故城呈正方形,边长330米,总面积10万平方米。城垣残存,当地人称呼楼兰故城为“三间房”,因为只有三间房子是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除了有三间房外,还有佛寺、烽燧等遗址。
烽燧的不远处是佛塔,高约十几米,应当是土木建筑。看来楼兰国是一个信奉佛教的国家,这里距吐鲁番和敦煌均是几百公里,两地古代时佛教盛行,留下许多佛教遗迹,楼兰故国遗址上高大宏伟的佛塔,佐证了当时楼兰国中佛教的主导地位。
佛塔的左侧的土丘上,是著名的“三间房”,它已经没有房顶和门窗,只剩厚厚的土墙壁,据说这三间房是原来的官衙,所以筑得结实异常。房子四周散落了很多已制成方型的胡杨木,像是原来的房梁。三间房的旁边是几处民居的遗址,只剩下半圈胡杨木立柱和一些芦苇了,依据残存的墙根进入他们的“房间”,静立一下,想象这原来也是温馨的家,也发生过许多温暖的一幕一幕。
在波光潋滟的罗布泊畔,胡杨参天,水草丰茂,绿树芳草掩映之中,有一座雄伟的城郭,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或渔或猎,丰衣足食,鸡犬相闻,怡然自得,时有婚丧嫁娶,起房建屋,或至庙堂祈愿,虔心拜佛;人们聚而载歌载舞,散而分头劳作,这样花开花落,年复一年,恍然如陶渊明心中的桃花源,又如《诗经》中古朴而悠然……
然而这一切在公元4世纪时戛然而止,人们像谜一样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只留下一座空城被千年的风沙渐渐侵蚀成废墟,留给人们唏嘘惋叹,不尽遐想。
楼兰消失的原因,人们有种种猜测,一种说法是消失于战争,北方各个强国入侵,楼兰城破,人们或被屠杀或者逃走。另一种说法是楼兰败于缺水,可能是河流改道,也可能是罗布泊南北游移,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还有的说楼兰是被瘟疫毁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楼兰的消失是因为缺水。战争和瘟疫会使楼兰城一时成为空城,如果这里依然适宜人类居住,那么一定会后继有人。
罗布泊是个谜,楼兰是个谜。4000年前,金发碧眼的原始欧罗巴人种在这里留下小河文明,其后的2000年楼兰找不到一丝痕迹;汉晋时期这里出现了黄色人种,晋代之后又神秘消失,这个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处一直在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人们期待着能早日揭开罗布泊和楼兰神秘的面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