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军非今日三军
(2017-01-08 07:33:12)
|
|
|
很多古语都会提及“三军”,譬如“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勇冠三军”等,那么,古代的“三军”指的是哪三军呢?
显然,古代没有现代化的军队,也不会有海陆空三军。古代的“三军”指的是:左军、中军和右军。说到古代的三军,里面的门道可就多了。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军”这个概念。在古代,“军”是一个部队建制单位,一千乘战车为一军。按照惯例,一乘战车标准配置是配备25名士兵,其中10人为甲士,3人在战车上,7人在战车下,这10人是这辆战车的主力军;另有15人为徒卒,这15人的主要任务是为甲士提供支援。以上25人是这辆战车的作战力量。除此之外,每辆战车还配备有养马服役者5人,这5人不是战斗力量,只做后勤保障,他们在作战间隙专司喂马等杂役,战时也不出现在战车旁边。这样算下来,每一乘战车,就有30人,一千乘战车就是3万人。这3万人和一千乘战车,组成了一军。
三军各设将、佐,佐就是将的副手,三军中,中军地位最高,中军的将统帅三军。
在周朝,并不是每个诸侯国都可以拥有三军。依据周礼,周天子三军,大国两军,小国一军。但在春秋战国时代,随着诸侯争霸越来越激烈,就没有人再顾忌只有周天子才能拥有三军这样的规定了。
到了现代,由左、中、右组成的三军已经为海、陆、空三军所取代,但是了解点儿古代军队的知识对我们来说也不是坏事。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