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秋
(2016-10-19 16:48:36)分类: 散文随笔 |
读秋,其实就是梳理诗人的情感,谛听心灵的呼吸,感受岁月的体温。最有意思的莫过于穿越唐宋来读秋,你看:“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连豪放的李太白都觉出了丝丝寒意,真应该喝一杯暖一暖了。老杜的茅屋为秋风所破,窘境自不必说了,他那“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的景象也好不到哪里,让人怜惜不已。还有小杜的“荷花兼柳叶,彼此不胜秋。玉露滴初泣,金风吹更愁”,更是带出一股凄凉的意味,极令人同情。
这样的秋意到了宋代,诗句却轻盈地飞扬起来,你瞧陆放翁“晨起更知秋色好,一庭风露听鸣蝉”显然是一派闲适风雅,自由自在。而杨诚斋“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实在就是一片温润天地,使人眼前不断层叠着幻景。即便那个醉入温柔乡里的柳三变,这时也情不自禁吟出了“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的千古佳句,简直让人对他另眼相看了。
唐的丰腴,宋的清明,蕴含着两个朝代的风习,诗人笔下尽管各有千秋,异彩纷呈,但他们对季节的敏感,对生活的爱恋,托物言志的情怀,寄情于景的文脉,却是始终如一,亘古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