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远虑与近忧

(2016-10-19 16:44:48)
分类: 散文随笔
    《论语》里有一名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笔者曾望文生义,以为此语中的“人无远虑”与“必有近忧”是因果关系,即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会有眼前的忧患。现今有许多《论语》版本的解释即如此。

  为什么一个人不为将来忧虑,就会有眼前的忧患呢?倘若如此,那么这句话反着说也成立:如果你不想有眼前的忧患,你就必须对不可预知的未来先发愁才行……

  我以为,孔夫子这句话的前后两部分确是因果关系,不过与前面译文不同的是:“人无远虑”是果,而“必有近忧”是因。也就是说,一个人为什么没有对未来做长远打算呢,因为他鼻子底下的难题都难解决,所以根本没心思和精力去筹划未来如何如何。因此,我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之所以没有“远虑”,必定是因为他忙于“近忧”,而无暇顾及未来的事情;就像眼前还发愁没饭吃的乞丐,根本不可能筹划过年的吃穿一样。

  笔者还查阅了天津市古籍书店印行的《四书五经》“宋元人注”本。此书在“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之后的批注中写道:“苏氏曰,人之所履者,容足之外,皆为无用之地,而不可废也。故虑不在千里之外,则患在几席之下矣。”我理解此处的意思是说:“苏氏说,人走路时,除了脚踩到的那一点儿地之外,其他大部分地方都没有用,但又不可废弃了。因此人们的思虑并不在千里之外,首先应考虑的是眼前与吃饭(桌子)、睡觉(炕席)有关的事。这也就是说,人可以不“远虑”,不为那些没影儿的事操心,但必须“近忧”,为眼前的困难思虑解决的办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读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