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此心光明万物生

(2016-10-19 11:23:13)
分类: 知识窗

《此心光明万物生》这本书是于丹“国学美文‘真善美’系列”第二本“向善卷”。全书共分为“有所依”、“有所为”、“有朋来”、“有学思”、“有君子风”、“有神仙骨”、“有心成长”、“有梦安顿”8个单元,并配以“国学小站”和经典美图。“此心光明万物生”语出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心学“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在书中,作者从人生坐标的角度,深入讨论,人性本善,让读者在一次次丰美的国学滋养中,惜缘向善,感悟幸福的真谛,直面人生的考验。

  从央视《百家讲坛》讲《论语心得》至今,于丹思考更多的是人性,叩问的是人心,本着这样一个愿望,便有了《此心光明万物生》。在书中,于丹从生活谈国学,以国学悟哲思,旨在倡导人性本善。在《没钱的日子》一篇中,作者在四十平方米的蜗居中,找到了生活的“快乐”;闺密为给男友送一棵白菜倒公交乘地铁坐三个小时的车,遇见了幸福的“暖”;编席为生的芸娘将廉价的茶叶放入莲花中,不仅喝出了神仙般清雅的荷香,还有诗意的“美”。没钱的日子,这些人“用最小的投入,创造最大的产出,一步步靠近理想中的富足。”

  人吃五谷杂粮,心有七情六欲,一念之差便是天堂与地狱之别。在《一念》一篇中,作者以冒失的将军去请教老方丈的经历和一位乡村老太不议是非的故事,告诉我们,心有敬畏,“时时心存不敢,就熄了些自己的妄念。一念不炽,就烧不毁理智清明。”《人间有味是清欢》是苏轼的诗句,这“有味”,于朋友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于夫妻是“相濡以沫的柴米生活”,于人生是“内心的清醒和清明”……在书中,于丹传递出敬畏、平常与慈悲的态度,豁达、坚韧与向善的品性,让我们在正视内心的成长和觉悟中,看到人生的明亮、自由和开阔。

  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看似容易,做起来却不易。寻常生活与国学经典相遇,在作者眼里,便成了“充满善意的真表情,便是中国人最好的样子。”在《独自疼痛的时光》一篇里,通过苏东坡雨中行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你对自己的生命拥有一份诚意,就能在不幸和厄运中找到自救的力量。“终有一天,我们穿越世相,笑看云起,送走心上踩过的动静,熬过独自疼痛的时光。”在《我们的心可以遨游到多远》一篇中,作者以自己三年“尘埃生活”,于“悲欢离合中逐步明白江湖规则和人生规律”的经历,讲述了只要有“责任、爱心、诚信”,便可以遨游更远。在《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中,通过讲述王阳明千难百死的人生经历,让我们明白“这世界的美与善,恨与仇,自在人心”……

  书中的苏东坡、王阳明等人组成了中国人最好的样子,他们是“温润如玉”的君子,也是“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的佳人。因为他们一心不乱,因为他们养出一生清朗的善意。

  生命的意义不只是一己的幸福,而是有关信仰的慈悲,是至刚至勇的担当。于丹以寻找人生坐标为宗旨的国学心得,自我修炼、精进的极致观念,恰是这本书想传递给我们的清朗之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