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迅与茅盾

(2016-10-15 16:36:12)
分类: 旧事窗
   鲁迅与茅盾有着很多的交往。早在1922年初,鲁迅的《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上连载时,茅盾就以《小说月报》编者的名义,对其进行了很高的评价,称这部作品“实在是一部杰作……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

  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呐喊》出版后,茅盾很快在《文学周报》第九十一期上发表《读〈呐喊〉》一文,高度评价了鲁迅作品的思想意义,赞扬了小说的表现手法: “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多数人跟上去试验。”

  1927年,鲁迅来到上海,对茅盾接编并革新《小说月报》的劳绩十分重视和赞赏,他说,中国人熟悉保加利亚作家伐佐夫及巴尔干诸国的作家,了解世界弱小民族的文学作品,是在茅盾编辑《小说月报》的时候。对茅盾的长篇《子夜》,鲁迅也极为赞赏,他在致曹靖华的信里说:“国内文坛除我们仍受压迫及反对者趁势活动外,亦无甚新局。但我们这面,亦颇有新作家出现:茅盾作一小说曰《子夜》(此书将来当寄上) ,计三十余万字,是他们所不能及的。”此后,鲁迅在文章及致吴渤、萧三、胡风、萧军等人的书信中,曾多次谈到《子夜》,他说除了《子夜》以外,自己还没有见到更好的长篇作品出现。同时,鲁迅对当局查禁《子夜》一书极为愤慨。1933年7月《微言》周刊发表了茅盾被捕的内容,北平《科学新闻》也刊发了相关消息。鲁迅看到以后立即致信《科学新闻》社,他说:“茅盾被捕的消息,是不确的;他虽然已被编入该杀的名单中但现在还没有事。”接着鲁迅提供了这谣言的来源,并说:“关心茅盾的人,在北平大约也不少,我想可以更正一下。”

  1934年,鲁迅和茅盾还曾一起帮助美国作家伊罗生选编了一本中国作家短篇小说集《草鞋脚》。伊罗生是通过史沫特莱介绍认识鲁迅和茅盾的,他们二人对这个工作都是很热心的,在选本中大量介绍了中国左翼作家的作品,伊罗生给鲁迅的信,鲁迅都是当即传送给茅盾看。后来他们共同提出了一个选目,茅盾负责写作者和作品介绍,鲁迅负责写序言(小引)。在致伊罗生的往来书信中有一封是鲁迅、茅盾共同署名的。此信由茅盾执笔,鲁迅签名,最后一段则是鲁迅的毛笔笔迹。

  鲁迅与茅盾的交往是很频繁的,据统计,鲁迅日记中关于茅盾的记载就有二百多处。不过他们性格各异,对解散“左联”的态度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后来成立新的作家协会茅盾参加了,鲁迅则不参加,这是很值得研究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