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些“雪中送炭”的事情
(2016-08-30 21:08:45)分类: 散文随笔 |
有一个词叫“锦上添花”,意思是美上加美、好上加好。锦是一种华丽高贵的织品,在美锦上再绣一些五彩缤纷的花朵,岂不是美上加美、好上加好吗?
有些古代诗人在诗句里用了这个词,比如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即事》一诗中吟道:“丽唱仍添锦上花。”与王安石同代的诗人黄庭坚在《了了庵颂》中说:“又要涪翁作颂,且用锦上添花。”后来,“锦上添花”还与另一成语“雪中送炭”并肩而行。清代剧作家李渔就在《意中缘传奇》中并用了这两句:“人情淡薄,世态炎凉,只喜添锦上之花,谁肯送雪中之炭!”这两句话里,以“锦上添花”比喻给富贵者送方便解急难捧臭脚,却不肯给贫寒人些许救助、做点“雪中送炭”的善事。
关于“雪中送炭”,《宋史·太宗纪》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淳化四年二月间,大雪纷飞,气温骤降,宋太宗居然发起慈悲之心,派人给京城里的孤寡贫寒人家送去一些米和炭。这个举动,成了当时轰动京城的大事,人们奔走相告,并载入了史册。
翻阅宋代诗人范成大诗卷发现,有两首诗的题目出现过雪天送炭之说,一首是《雪中送炭与龚养正》,另一首是《大雪送炭与芥隐》。后一首中有“不是雪中需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我想范成大是考虑对方的自尊心,故意说不是你真的需要炭,是我要写一首送炭诗才应景而为。
帮助生活中有困难的人,又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可见人品之高尚。但是真正的扶贫就不能只采取输血型的救济方式,要帮助他们改善劳动环境,创造致富门路,掌握创造财富的技能,也就是把“输血型”的扶贫变成“造血型”的脱贫。
人们对时间的划分一般总是:昨天、今天和明天,或是过去、现在和未来。昨天是一张过期的支票,明天是一张预期的支票,只有今天是最具有实际意义的时间和空间。今天最可贵,必须把它紧紧地攥在手里,去做那些“雪中送炭”的事情,做得愈多愈实愈有效果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