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0,393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吃饭穿衣当有礼仪之敬

(2016-08-23 11:57:54)
分类: 散文随笔


  如果问“和什么样的人相处舒服”,我们一定会答“有教养的人”。何谓教养?教养是个宽泛、抽象的语词,却可以尽显于生活的细微之处。

  《礼记》有云,“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可见,衣着得体是礼仪之基。当今文化是一种日益开放的文化,人们穿衣追求个性是常态和趋势,但切不可过度。在着装方面有个准则,就是应根据时间、场合、地点选择合理的穿着。

  其实,在公共场合穿衣得体就是一种无形的社会礼仪,只是因为无形,因而常被忽视。但这映射的恰恰是一个人的教养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满足自己审美追求的同时,也需考虑场合的需要和他人的观感。因而,穿衣应首先追求得体,然后才是个人风格。盲目追求个人风格,恐怕就有失教养了。

  另外,于中国人而言,吃饭的场合非常多,个人教养就体现在一碗一筷、一粥一饭之间。古代的中国就形成了一套饮食礼仪和规范,包括座次安排、饭菜摆放、用筷礼仪等都有严格的规定。随着时代变迁,虽然要求不再那么严苛,但有些禁忌依然保留了下来。就拿用筷子来说,要求不能“当众上香”,指的是不能把一副筷子插在碗里递给对方;不能“执箸巡城”,是指不能拿着筷子在各个菜盘之间挑来挑去;不能“颠倒乾坤”,不能把筷子颠倒使用;不能“泪箸遗珠”,不能在夹菜时把菜或汤遗落到桌上,等等,否则都是一些极不文雅的行为。

  教养在于细节,在于时刻遵守礼仪规范。礼仪的本质在于“敬”,从内心懂得尊敬他人,便是一个人教养的体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