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猴年马月”
(2016-06-08 22:46:55)分类: 散文随笔 |
其实,“猴年马月”的前身是“驴年马月”。明弘歇等编《雪峤禅师语录》卷四:“这个事不是带了习气做的,须用全身放倒,别立主人公,若也朦朦胧胧,如睡梦中,欲求其开豁,混到驴年马月未敢相许。”十二生肖当中没有驴,不存在驴年,所以最早人们是用“驴年”表示不可知的年月或没有期限。宋惟盖竺等编《明觉禅师语录》卷二:“如此自称宗匠,欲开人天眼目,驴年去。”宋林希逸《和后村三绝句》:“谈玄要似蜜中边,末学纷纷纸上传。击竹卷帘如未会,要无疑去待驴年。”由于语言中“驴马”“年月”常常并提,故后来附加“马月”为“驴年”作陪衬,便有了“驴年马月”的说法,“马月”纯粹是根据“驴年”仿造出来的。因“牛马”常常并提,所以人们将“驴年马月”也说成“牛年马月”。如《杨永善文集》(山东美术出版社2013版391页):“说句实话,这部重要学术专著何时面世,当时我心里一直有些打鼓,只怕出版之日等到牛年马月。”
古代民俗当中猴和马关系密切。古人养马时为防止马生病,就在马圈里拴几只猴子。孙悟空之所以叫“弼马温”,就是“避马瘟”的意思。古代美术中也常见猴子骑在马背上的雕塑和民俗画,取“马上封侯”之意。正因猴马关系密切,所以“驴年马月”又被改造成了“猴年马月”。由此可知,“猴年马月”的遥遥无期含义是从“驴年马月”那里继承来的,人们不知道它的来历,就事论事,不得其解,只好编出个“何年嘛月”来解释了。研究问题,只有“正本”,才能“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