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项指标决定寿命
(2016-05-30 20:37:41)分类: 保健养生 |
|
|||
美国研究发现,血压、体温、呼吸速率、心率、疼痛感和走路速度是衡量身体基本机能的重要信号。
指标一:血压。血压变化直接反映心血管系统的运行情况。世界卫生组织将140/90毫米汞柱定为高血压的界限。正常人在运动、情绪波动、过度劳累等应激状态下,血压偶尔超标,但干扰因素消失后血压能自行回落至正常值,则无需过于担心;但如果血压升高维持一段时间,无论在家里、诊室或是动态血压监测, 指标二:体温。体温可反映人体新陈代谢的强弱。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一天中略有波动,早晨略低,下午略高,一般相差不超过1℃。体温还与年龄有关,一般儿童体温较高,新生儿和老年人较低。运动、进食后,女性月经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等对体温也有影响。因此,当精神不济、没有食欲、反应能力变差时,最好先量量体温;如果体温达到37℃左右,说明体内可能已经发生感染,需要及时就医。
指标三:呼吸速率。相对来说,呼吸越快、越短促,说明心肺功能越差;呼吸越慢、越深长,则心肺功能越好。呼吸时吸入氧气更多,器官利用率更高,甚至能让人多活几年。要想减缓呼吸速率, 指标四:心率。一般来说,正常人的心率在每分钟60~100次。多项研究发现,心率越快预期寿命越短,心率每分钟小于90次的人不易得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率越快,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几率越大,死亡风险也越高,把心率控制在每分钟60~74次,生命最安全。 指标五:疼痛感。疼痛是身体不适时发出的最直接信号,是一种自我保护机能。严重慢性疼痛会导致各系统功能失调,甚至危及生命。如果出现疼痛,要立即去医院诊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不要乱吃止痛药,以免掩盖原有疾病症状。
指标六:走路速度。走路速度快慢可以预测寿命长短,尤其在75岁以上人群中更准确。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0.9米/秒,低于0.6米/秒的人死亡风险增加,超过1米/秒的人寿命较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