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溯源
(2016-01-15 08:13:12)分类: 知识窗 |
《东方今报》副总编辑曹亚瑟先生曾撰文说:有网友查“呵呵”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韦庄的“菩萨蛮”。他本人查遍了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发现欧阳修有12通书信用了“呵呵”;《苏轼文集》中收有数百封尺牍,竟然有47处带有“呵呵”,苏轼真是个“呵呵”大家啊……
“呵呵”原指笑或微笑和开心的笑,是笑声的拟声词。文中用“呵呵”早已有之。如《晋书·石季龙载记》:“宣
在网络流行以前,“呵呵”是有些人的口头禅,表达自己高兴的心情。如今,“呵呵”已从最初单纯的拟声词逐渐变得词义多样化。在百度贴吧中“呵呵”一词代表不同意对方说法,或者不屑与对方交流的意思。近年来,“呵呵”逐渐变为贬义,在网络聊天中被认为是骂人词汇;在香港地区,“呵呵”还另有所指。还记得2013年网友评出年度最伤人聊天词汇是哪个吗?呵呵,对了,就是“呵呵”!